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的主流和支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1]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兩岸終於實現「三通」,建基於兩岸經濟關係長時間拓展和當下台灣經濟亟需擺脫困境,同時得力於台灣島內主流民意對兩岸關係認識轉變。體現或反映歷史主流的事件或事態不都是喜劇,當然,兩岸關係最新突破是喜事;但它有時亦是悲劇。這就要求人類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以一時悲喜而以人的主觀願望必須符合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客觀規模為依據,來判別和選擇歷史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2008年11月4日下午,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定》、《海峽兩岸海運協定》、《海峽兩岸郵政協定》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定》。根據有關協定,兩岸將開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使客運包機常態化並開通貨運直航包機,將相互開放主要港口進行海運直航,將實現直接通郵,將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協調處理機制。這意味著兩岸大體上將實現「三通」(通郵、通航、通商)。

兩岸實現「三通」具有里程碑意義

 從電視熒屏目睹這一歷史性情景,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約30年前,1979年1月1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倡議兩岸「通商、通郵、通航」的一幕。

 快30年了,把最初的構想逐步轉變為現實,中國共產黨人作了持久不懈的努力,中國國民黨內反對台獨、推進兩岸關係的有識之士作了持久不懈的努力,台灣工商財經界和其他階層、界別的利益相關者和有識之士給予一貫支持和推動,終於,先克服中國國民黨內台獨分子的阻撓,又戰勝民進黨當局台獨路線的破壞,在中國國民黨反對台獨、推進兩岸關係的政治力量掌握台灣公權力之後不久,締造成事。這是兩岸關係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頁,是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發展30年的豐碩成果之一,也為2008年全球巨變增添亮麗的一筆。

 我在2008年10月28日發表於本欄的《全球巨變的本質和特點》中指出:「2008年是全球經濟政治呈現劃時代巨變的里程碑。正發生的一切,概括地說,是人類邁向知識經濟新紀元—以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數碼化知識為一般生產要素,以信息化全球化為本質特點的新經濟社會形態—不可避免的『陣痛』。」台灣海峽兩岸在2008年快結束時簽署實現「三通」等協定,未必與全球金融危機、單極政治格局遭挑戰等2008年全球巨變的標誌性事件或事態有直接因果聯繫,換言之,兩岸關係最新進展主要取決於台灣島內政治形勢重大轉變。但是,在表現人類歷史主流這一點上,兩岸關係重要突破與全球巨變是共同或相通的。

 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在致約.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們自己創造著我們的歷史,但是第一,我們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創造的。其中經濟的前提和條件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第二,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477-478頁。)

歷史由主流和支流共同作用形成

 恩格斯的話揭示人類歷史存在著主流和支流,二者相互作用乃至相互激盪構成波瀾壯闊的長卷。主流不能單獨決定人類歷史的進程,但是,主流代表由主流和支流共同形成的歷史「平行四邊形」的合力所指示的方向和目標。它歸根到底是由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因素所決定,「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條件,甚至那些縈迴於人們頭腦中的傳統,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以當前全球巨變而言,首先發端並集中表現於全球經濟金融領域,是全球範圍以及執全球經濟牛耳之發達國家內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經濟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同時,也是全球多極化經濟結構與單極政治格局矛盾必然演變至衝突。

 兩岸終於實現「三通」,也建基於兩岸經濟關係長時間拓展和當下台灣經濟亟需擺脫困境,同時得力於台灣島內主流民意對兩岸關係認識轉變。

 體現或反映歷史主流的事件或事態不都是喜劇,當然,兩岸關係最新突破是喜事;但它有時是悲劇,例如,已然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和正在發生的全球性經濟衰退。體現或反映歷史支流的事件或事態不都是悲劇,有時可以是喜劇,例如,作為全球金融危機導火索的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前夕,令許多人陶醉和迷戀的資產市場巨大泡沫。

 這就要求人類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以一時悲喜而以人的主觀願望必須符合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客觀規模為依據,來判別和選擇歷史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