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胡美三 走出虎豹別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9]
放大圖片

文/攝:梁小島 圖片由受訪者及香港話劇團提供

 如果不是因為香港話劇團近期的新戲《虎豹別野》——一齣以「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興建香港「虎豹別墅」為原型的傳奇故事,胡美三的身份不會曝光。這位胡氏家族的後人、胡文虎的孫女、胡好唯一的女兒,曾一度因為「身份的包袱」厭倦香港,遠走他鄉,享受一個普通人的自由自在。

 然而,這次胡美三的「曝光」行為,不同以往,完全出於自願。記者與她約訪,其回應之迅速積極,令人頗感意外。前《星洲日報》的資深記者、澳大利亞華人學者康吉父在1984年撰寫完成的《胡文虎傳》,已成為蓋棺定論之作,並被香港中央圖書館、北京國家圖書館作為館藏資料收藏。一向行事低調、神秘的胡氏家族成員,就如同「虎豹別墅」,都是這個傳奇天幕中的星辰。

 《胡文虎傳》中曾寫,胡家的人都講英文,中文有限。儘管胡美三的廣東話流利,但在採訪當日,她仍帶了一位助手在旁,以備萬一。

 最先看到《虎豹別野》宣傳海報的,是胡美三的一位朋友。雖然海報做了技術處理,刻意迴避了胡文虎的人像,但胡美三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的「阿爺」。

 「從衣服到走路的姿勢,根本就是阿爺來著麼!那是他的trademark。」胡美三指著海報說。

 「我好奇誰來演阿爺呢?於是立即打了一個電話給六姑姐(胡仙),問她知不知道話劇的具體情況?她說不清楚,我就決定過去(話劇團)『八卦』一下。」一聽說是胡家的人主動找上門,話劇團負責人立刻安排見面。後來更發現,原來胡美三的辦公室距話劇團只有一街之隔。

 胡美三第一次參觀後台,見到排練室有人做舞蹈訓練,讓愛跳舞的她迷得走不動腿。關於劇團的架構和工作情況,胡美三尤其問得特別仔細。

 「他們(劇團)肯定覺得我這個女人好『八』,其實,我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帶著目的的。」胡美三帶著一點頑皮的表情說。

金融海嘯之下的堅持

 這個目的,就是她目前專注的事業:成長希望基金會(Changing Young Lives Foundation),一個致力幫助和改善香港及內地低下階層兒童及青少年的本地慈善機構。基金會的前身,是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國際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Fund)。四年前因為功能調整的需要,基金會便分離出來,並重新命名。而胡美三也是那個時候正式加入,出任行政總監一職。與香港話劇團的這次機緣,令她期望能為基金會的兒童,提供戲劇教育。

 「我在好多籌款大會上做presentation,每次提到香港小朋友的生存環境很差,6個人擠在80呎的房間裡生活,在場的有錢人聽了都非常吃驚。」

 最近基金會在深水步白田村向政府租用了一層樓,用作兒童活動中心。胡美三說,這裡共有20棟公屋住戶,社區裡卻沒一個屬於兒童的空間,這是選擇白田村的理由之一。但光有空間,沒有廁所、消防道等基本設施,因此需要重新裝修、在裡面建活動室等,開支不小。何況,金融海嘯的衝擊,基金會當然不能倖免。

 「我未曾試過『食檸檬』好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對我的自信是一個好大的打擊。以往每年有一個籌款簽名活動,每次籌款信發出去,那些人真的就自動捐錢進來。今年打電話過去,聽都不聽(電話)了。」

 可胡美三絕不是個輕易就放棄的女人。「其實這不關我們項目的事,是整個世界的影響。But I'm just a human,會影響到我,但我依然會繼續。」

 「有人對我說,為甚麼我去找錢好像很容易。其實,我只不過讓我們的捐款人見見這些孩子們,讓他們體會他們的成長和變化。」

樂善好施是傳統

 胡美三為此組織參與基金會的各種學習與活動專案,有針對會有學習困難症的「小博士」訓練計劃,有面向弱勢青年的「青少年入樽計劃」,還有專為新移民母親、單親、戒毒女性開辦的育兒、親子課程,範圍甚廣。目前受惠於基金會的兒童超過1千名。

 胡氏家族與慈善事業的關係,說起來也頗有歷史。當年胡文虎的父親胡子欽定居緬甸,不像其他人做寶石買賣,而選擇堅守「永安堂中藥舖」濟世;胡文虎發家後,對公益慈善事業也是出了名的熱心。他所捐助、創辦的學校和醫院數量眾多,遍佈中國各地。

 「其實,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阿爺和阿嬤。我們很小的時候,他們已經就帶我們去老人院派米、派棉被。後來阿爺走了,阿嬤年年到阿爺生日、過新年的時候,仍繼續帶我們去探老人。」樂行好施,是家規家訓。這也是「虎豹別墅」裡,那些擺設著「十八層地獄」的恐怖雕塑的用意,據說嚇壞了不少遊客。

 「他(胡文虎)根本就是想嚇我們,做人要做好人,不然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小孩子是白紙一張,他們一看就會記住,就不能做壞事。」胡美三信仰基督,家中卻擺滿了觀音坐像,「其實每一個宗教都是教人好。」

脫掉家族包袱

 所以,胡美三也非常重視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她記得要與他們分享。胡美三喜歡跳拉丁舞,基金會就有專門的拉丁舞課程,孩子學了再去老人院表演。

 「我剪頭髮,為了省時間,就去街對門的理髮店,覺得不錯就一直去了。誰知道有小朋友說,想學剪頭髮,我便去找那間理髮店的師傅,讓他來教。」類似的還有參觀「卡樂B」、Sprit牌香口膠製作工廠。「這些是用錢買不到的。」

 說起這些來,胡美三顯得神情興奮,聲調提高。她說,因為她找到了家族名聲之外,真正讓她獨立和自信的事業和滿足感。

 胡美三香港出生,13歲便被送到英國唸書,之後回港生活。雖然住在宮殿般的虎豹別墅,有私人游泳池,卻並不覺得快樂。8年後她再次遠走,在溫哥華隱姓埋名,定居長達20多年。

 「我在香港什麼工作都找不到。見工的時候,老闆覺得我根本不需要工作。」隨丈夫一同在溫哥華打拚,憑著出色的組織才能,漸漸闖出天下,曾與幾位拍檔合開公司,專門籌備大型活動和會議的組織工作。

 「以前我一直會困惑,不知道周圍的朋友是因為我還是因為想看那棟大別墅而和我在一起;現在不會了,我已建立了自己的根基,再次回來也不擔心。」她的兩個女兒也都在香港安家落戶。

 記者想要借胡美三擺在桌前與父親和兄弟的合影舊照,被婉言謝絕。家族不再是包袱,但依然需要保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