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10月通脹微降 米價仍升55%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21]
放大圖片

 ■本港上月通脹率明顯放緩,惟食米價格仍上漲。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自本港經濟陷入窘局,通脹逐步放緩,惟糧食價格依然加得瘋狂。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10月份整體物價,基本通脹率回落至5.9%,較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倘若把政府紓困措施計算在內,通脹率更減至1.8%。然而本港依然「米貴」,食米逆市漲價55%,其次牛肉升28%。有學者表示,通脹已「見頂」,糧食價格亦隨之放緩,但預測本港經濟將進一步衰退,至明年底基本通脹率會跌至2%至3%。

多項紓困措施壓低通脹

 本港通脹自8月起持續放緩。統計處最新公布,10月的基本通脹率為5.9%,較9月份的6.1%稍微下降0.2個百分點,跌幅主要是外出用膳費用升幅收窄,以及汽油價格和基本電費下跌所致。

 由於政府曾代繳3個月公屋租金、電費補貼及差餉寬減等,倘若把這些紓困措施計算在內,則10月份的通脹率只有1.8%,較9月份的3%下降1.2個百分點。

 雖然本港經濟不景,但糧食價格依然有升無跌。10月份食品價格(不包括外出用膳)錄得14.9%按年升幅,尤以食米加幅厲害,升55.1%;牛肉升28%;淡水魚升27.3%;罐裝肉類升26.5%;家禽升23.3%;食油升23.2%及豬肉升20.1%。不過,電力、燃氣及水的價格於10月份錄得32.3%按年跌幅,主因是政府提供電費補貼。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惠於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按年升幅收窄,10月份基本通脹有所放緩,隨著國際商品價格回軟及美元轉強,外圍的通脹壓力正在減退,加上本地需求放緩和政府紓困措施,將有助通脹逐漸緩和。

學者料明年通脹3%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理事長李廣林解釋,本港90%食米輸入自泰國,但泰國米入口價在過去1年由每噸600美元,升至最高峰的每噸1,200美元,目前雖然已回落至900美元,市民仍要捱貴米。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關焯照則表示,本港通脹源自私人樓宇租金,目前樓市步入寒冬期,租金逐步下滑,相信目前通脹率已「見頂」,糧食價格亦會隨之放緩,並預計年底基本通脹率會跌至5.6至5.8%,至明年底將跌至2%至3%。他認為,要抵禦經濟衰退,港府應推出退稅或減稅等方案,並可推出短期就業計劃,紓緩失業情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