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至右)金炳華、曾敏之、鄭培凱、潘耀明等出席華文研討會。
■本報記者 張俊峰
今年是香港作家聯會創建20周年,作聯的系列慶祝活動之一是邀請中國作家協會來港交流,共襄慶典。昨日,香港作家聯會和中國作協代表共同在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演講廳舉辦了題為「華文寫作的展望」的討論會。中國作協的4位講者分別講演了該機構的架構和責任、當代作家的情感資源、小說寫作的技巧問題、現代文學研究新動向、時代和作家的關係。
討論會由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曾敏之、執行會長潘耀明、城大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主持。
金炳華詳述作協責任
金炳華是中國作協副主席,也是討論會的第一位講者,他向不了解中國作協的香港讀者詳細介紹了該機構的責任。
他介紹說,該機構作為當代中國國家體制下的作家協會,重要的責任之一是引導協會成員參與當代的國家重要事件和活動,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送、四川大地震等,作協都有組織作家前往訪問和記述。他又說,中國作協的第二個重要工作是對文學作品的重點扶持。從2004年至2007年,中國作協以提供經費和在作協主辦的《文藝報》上報道等形式,支持了300多部作品的發表。
「對當前文學作品作文學理論評論,是中國作協的第三個工作」,金炳華介紹說,中國作協下轄一個理論評論委員會,並有很多文學創作的媒體,此外中國現代文學館、冰心文學館等也是重要的「文學博物館」。
他進一步介紹道,中國設有4個國家文學獎項:為長篇小說以外文學創作而設立的「魯迅文學獎」;為長篇小說設立的「茅盾文學獎」、為兒童文學設立的「全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鼓勵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負責這4個文學評獎也是中國作協的責任。除了以上4類工作,中國作協還有另外4種使命:發現和培養中青年作家;扶持少數民族作家和作品;設立「權保會」保障作家的著作權版權權益,該會協助作家和著作權繼承人進行法律諮詢和司法交涉,迄今贏取的權益近千萬元人民幣。此外,中國作協還負責開展中外作家的文學交流活動。
陳建功:作家獨創性受挑戰
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及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的陳建功則稱,他感到當代作家的想像力和獨創性受到挑戰,原因不僅有作家滯於小圈子酬酢、閉門造車,導致原本豐沛的情感資源日漸匱乏,也有文學本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變化速度,讓很多作家變相「落伍」,審美經驗老化。
他感慨,80年代是一個讓作家和讀者都懷念的文學黃金年代。因為那時中國人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累積了非常豐富、說不完的情感經歷,而社會大環境又寬鬆,因此產生了眾多精彩的作品。
他認為,80年代以後,文學的發展經歷了變化,而中國特有的專業作家體制(目前有300多位領取工資的全職專業作家)則讓他感到情感資源基本被耗盡了。因此,他特別呼籲現有體制要應對作家的創作情感問題。他亦特別提到一些作家去經商、去擔任基層官員然後把經歷寫成小說的例子。他對這些作家作品持樂觀態度,因為他們從生活中挖掘了新的有活力的情感資源。
王安憶主講小說技巧問題
在討論會上,王安憶的講演主題是「小說寫作的技巧問題」。王安憶是天生的小說家,她一開口就是故事。「如果小說僅限於複述生活,那麼小說和現實有什麼區分呢?」她用小故事開始解釋。
她敘述道,上海有一座銅塑城市雕塑,是個打電話的女孩,那個雕塑的女孩很嫵媚,很有活力,也和周圍環境很協調,但是有一天被盜了。她就想,希望是被一個畫家盜走了,她甚至希望有天上海仿英國風格的紅色電話亭也會被盜走一個,和那個女孩雕塑配在一起。
但破案後得知,偷竊雕塑的人只是把那個雕塑肢解後當作銅材給賣掉了。王安憶很失望,她說,現實中,一件有趣的事,結尾可能非常掃興,這時就需要小說來給它一個精彩的結尾。
嘉賓倡關注海外華文文學
來自加拿大的嘉賓陳浩泉提出了幾點回應,他覺得人們的目光不該只停留在兩岸三地,也要多關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而華文文學母體與分支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很重要。
最後,主人家香港作聯和中國文化中心向來訪作協代表贈送了禮物以示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