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採桑湖管理站堤外高水位景觀。
——湖南高水位淹濕地 國際觀鳥節被迫取消
本報駐湖南記者:王穎、李程、譚錦屏
每年冬季是湖南洞庭湖最美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隨著西伯利亞寒流南下,從寒冷的北方遷徙到洞庭湖濕地過冬,當中包括稀有的東方白鸛、黑鸛、白鶴等瀕危鳥種,吸引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鳥愛好者。但是,由於今年洞庭湖出現歷史罕見的冬季高水位,在此越冬的候鳥們因難以覓食而數量顯著減少,「萬千候鳥向洞庭」的壯觀場面不再重現,一年一度在洞庭湖舉行的國際觀鳥節也隨之宣佈取消。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相關官員告訴記者,目前失去了棲息地和食物的候鳥們大批聚集到周邊農田搶食。由於近期已經出現了候鳥遭投毒死亡的案例,為保護候鳥,WWF已緊急發起護鳥行動,與各方一起協商農戶生態補償問題。
28米高水位持續一周
站在東洞庭湖採桑湖管理站大堤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雲水茫茫、煙波浩渺,偶爾能見到幾隻越冬候鳥在狹長的洲灘上空盤旋覓食。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指著眼前的場景說,往年這裡可以從大堤沿著裸露的洲灘一直下到湖裡很遠,但現在這些洲灘全部被淹沒,只能看到很多露出水面的樹冠。
據蔣勇介紹,自今年10月中下旬以來,湖南省出現大範圍的連續降雨,許多水庫大量洩洪,洞庭湖因此遭遇了有歷史水位記錄以來罕見的冬季水位迅猛上漲情況。根據城陵磯水文站資料,自10月31日至11月12日,城陵磯水位從22.70米迅速上漲至29.75米(洞庭湖警戒水位32.5米),13天內漲了7.05米,而28米以上的高水位則持續了一周以上。根據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歷史調查資料,最適宜保護區內鳥類棲息的水位為24至25米,而11月正是候鳥南遷的時節。
候鳥生存空間大減
洲灘悉數被淹導致的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候鳥和麋鹿們失去了牠們的棲息地,覓食空間嚴重萎縮。記者看到,在離管理站百米遠的大堤前方一片不到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洲灘上,棲息了至少4種約200隻候鳥;而在大堤的另一側,上千隻雁從田舍那邊飛過來。
可憐的白琵鷺只能在稻田中浴缸大小的水坑裡篩濾著少得可憐的食物,而往常牠們都是在廣闊的湖灘上享受著豐盛的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