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二屆中國(武夷山)國際禪茶文化節上,來自各地的僧眾品茶講禪。 本報記者林小玲 攝
當今社會高速運轉,現代人為生活所逼,不得不忍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久而久之難免急火攻心,難以收斂性情。面對心理隱疾,除請教心理醫生外,此間有越來越多人尋求修煉一種名為「禪茶」的茶藝,用古老的東方哲學來淨化身心,達到徹底放鬆的效果。
在福州經營茶館的黃先生介紹,天下禪茶源出多門,歷經各地僧眾加以提煉。至南宋年間大慧法嗣道謙禪師將「茶禪一味」的思想傳至當年的文化中心福建武夷山,最終形成以「正、清、和、雅」為核心理念的中國禪茶文化。黃先生稱,被譽為大紅袍祖庭的武夷山天心永樂禪院,至今仍被奉為中國禪茶文化發端所在。日前,台灣高僧傳孝法師、圓塵法師、聖輪法師,閩省本性大和尚以及印度釋圓渡法師等大德高僧更齊聚武夷,品茶講禪、為大紅袍母樹灑淨祈福,將禪茶文化再度發揚。
以茶悟佛 貴在靜心
本身信佛的黃先生多年前與朋友遊歷武夷,有幸在天心永樂禪院見識到「禪茶」茶藝,深受感觸,便在自己的茶館嘗試以「禪茶」待客。他說,「禪茶」茶藝共分為18道程序,分別為禮佛、調息、煮水、候湯、洗杯、燙壺、賞茶、投茶、沖水、洗茶、泡茶、分茶、敬茶、聞香、 觀色、品茶、回味、謝茶,講究心如止水、斂神觀茶、以茶悟法。
洩壓新法 白領追捧
有茶客表示,最初只因新鮮感才去嘗試如此繁複、細緻的「禪茶」,之後感覺對心境和修養確有提高作用,不禁沉醉其中。黃先生表示,品「禪茶」的客人除了信佛者外,也有不少白領階層。自言「老資格房奴」的白領林州表示,只有在品「禪茶」時,心裡才能舒坦下來,「縱然不通佛理,但暫時將凡塵俗事拋開,調整呼吸,耳聽梵音、眼觀清茗,就相當於做一次心理按摩,心裡會清靜許多。」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閩省各地,「禪茶」借助各種佛教機構的推廣傳授,已為社會大眾所知。雖然程序各不相同,但無論簡繁,其「正、清、和、雅」的大道理越來越受到人們推崇,成為治療心理隱疾的一種新選擇。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陳卓棟、林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