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熱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靖江造船業 訂單排到2012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07]
放大圖片

在被稱作「民營船塢基地」的江蘇靖江市,幾乎所有船廠手頭的訂單都排到了2012年,但金融海嘯襲來,仍讓不少企業主感到陣陣涼意,在談項目數量減少、難度增大。目前,靖江著手以岸線的審批權來控制「攤大餅」,靖江市委書記劉建國稱「已不再新建造船項目,並向工業園區集中」,「逐步從規模擴張向提升產業質素轉變,靖江的船廠不僅不死,而且要壯大、擴張」。 ■本報駐江蘇記者:蔡貴方、沈婷、陳曉平

 作為世界第三大造船國中國,造船業開始普遍感受到金融海嘯的撲面而至。靖江市船舶辦坦言,從今年9月份開始,再接船舶訂單的數量確有減少、難度明顯增加。

訂單已收預付款 無退單

 目前靖江市累計在手訂單達2500萬載重噸,且已全部交付預付款,並無發生退單現象。若能如期完成,不少船廠的效益仍較可觀。「幾乎所有靖江船廠手頭的訂單都排到了2012年」,靖江市委書記劉建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根據規劃,到時靖江船舶產業集群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從數字上看來,這個縣級市積蓄的能量是能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個人口66萬、年工業總產值600億元的縣級市,今年預計造船完工量300萬載重噸,接近江蘇全省造船完工量的一半,船舶工業銷售超過3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而在3年前,這個總產值僅30億元。

以控制岸線 嚴控新項目

 出於對不確定狀況的擔憂,「現在已經不再新建造船項目,並且向工業園區集中」,劉建國實際上是在用岸線的審批權來控制「攤大餅」,明確工業項目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才能利用岸線,年物流量超過100萬噸的項目才能使用岸線;在內陸項目布點上,緊鄰沿江岸線的沿江高等公路兩側,重點發展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向腹地布點。「通過引導,逐步從規模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靖江的船廠不僅不死,而且要壯大、擴張。」

推動船企 境內外上市

 2007年4月18日,新揚子船廠在新加坡成功上市,首次募集資金50.6億元。而2006年底,靖江工商貸款餘額只有55億元,還不能滿足江陰市一家公司的資金需求。半年之後,2007年12月,江蘇東方重工有限公司登陸新加坡交易所,共發行37,310萬股,以開盤價每股0.67新元計算,共籌集2500萬新元。至此,靖江市成為內地唯一擁有2家造船上市企業的城市。

書記帶頭為企業上市服務

 靖江市委書記劉建國是從對岸江陰市調任的一把手,那裡被稱作「江陰板塊」,他顯然重視資本運作,「鼓勵大企業進行整合、參股,扶持一些有一定優勢的配套企業、小型造船企業,借助大企業進行產業鏈的橫向擴張」。去年,他組織了近50名靖江企業家赴江陰取經,邀請江陰上市公司老總現身說法,要求靖江企業家將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結合起來,促進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繼新揚子、東方重工之後,「今年將有3家企業在香港或上海上市,」劉建國透露,市裡專門成立「上市領導小組」和「上市辦」,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上市中的難題,也邀請了來自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的兩位專家,給靖江50多家重點企業高層輔導上市基礎知識。

2010年6至8家公司掛牌

 更多民營船企的熱情已經被點燃。據悉,亞星錨鏈、新世紀造船2家公司已進入上市審計程序,新世紀公司計劃募集資金進軍海洋工程領域。格菱動力、東華測試、江蘇環勝銅業、榮聯科技等6家企業也與中介機構簽訂協議,或將於明年在境內或境外上市。三江電器和互感器廠兩家企業已分別成立上市工作機構,正在進行上市前的改制和重組。預計到2010年,靖江將有6-8家公司上市,募集資金總量將突破150億元。

 劉建國透露,靖江將通過政府推動與政策扶持,大力促進公司股份制改造,不斷豐富擬上市公司的優質後備資源,做到「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

資本市場是民企融資佳選

 靖江船舶工業以民營企業為主,船企新接造船訂單已經排到了2012年,企業主們對於接踵而至的生意滿懷歡喜之餘也陷入了另一個尷尬:民營企業底子薄,融資和融資擔保困難,一直是制約發展的瓶頸。而船舶建造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造船資金需求量相當大,一艘船舶的保函或設備購款動輒數千萬、數億人民幣。「利用資金優勢加強與鋼廠的戰略合作、提高船東預付款比例、加大與銀行遠期結售匯力度來消化匯率風險、爭取美元貸款」,與新揚子公司一樣,這些已經步入做大做強軌道的民企的化解策略不少,但在與國有造船集團的競爭中,更多的民企傾向於選擇資本市場這個堅實後盾。

錯位發展 打造船舶產業鏈

 靖江民營造船業經歷了「從小到大」、「抓大放小」的過程,正在邁向「打造完整產業鏈」的目標。

 從2004年開始,靖江在沿江布置了一批造船企業,對傳統的機電產業,引導其為船舶產業配套。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已擁新世紀、新時代船、新揚子等4家規模較大企業。「與其他區域的造船基地不同,靖江以民營企業為主,4家企業支撐起了船舶工業的產業群體,其他小型船舶修造、拆船、船用配件企業為輔助」,劉建國透露,靖江的造船策略重在「抓大放小」,「扶持骨幹企業,走專業化造船道路」,目標打造完整的造船產業鏈。

從造殼體 到製造「心臟」

 以往,靖江造船企業主要是進行船舶的殼體建造,相當於總裝車間,產品附加值低,「船舶的配套在我國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劉建國把船用動力系統比作「心臟」,同步培育船舶鏈式配套。今年5月,總投資25億元的江蘇安泰動力機械公司破土動工,「安泰借國際知名公司的專利技術生產柴油機,今後在世界各大洋行駛的巨輪上,會有靖江製造的『心臟』。」

引進技術 將製造「眼睛」

 劉建國說,預計2011年產值超過10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船用柴油機生產企業。此外,靖江還引進了世界500強ABB公司的船用電機、英國的格菱船用鍋爐。統計數據顯示,2年前靖江船舶產業的配套率不過8%,今年已達40%,以電機、柴油機、鍋爐為主的船用動力系統已經基本完備。其中船用鍋爐、船用電機、錨鏈、船用電纜進入世界船舶製造業配套供應鏈。劉建國亦透露,「下一步將與國際著名企業合作,在靖江生產船舶的導航系統,讓靖江船舶有自己的『眼睛』」。

「聯合艦隊」組成大基地

 從1997年造出中國地方造船企業第一艘萬噸輪開始,靖江新世紀造船公司一直是此間造船的龍頭老大。前兩年,新東方、新揚子兩家外地船廠攜巨資緊挨著在新世紀身邊落戶,莫不有一番「狼來了!」的危機和恐慌。原以為這座平靜小城中將難免上演一場激烈商戰,豈料3家企業各自發力,將優勢集中在不同領域:新世紀、新時代公司以生產大中型散貨船、油船為主體,目前企業70億美元的在手訂單中,造船噸位都在11萬噸以上;新揚子公司以製造集裝箱船為主,目前手持2500標箱集裝箱船訂單15艘、4250標箱集裝箱船58艘;東方造船公司則搶佔起重工程船、多用途船的製造領域,即將開建兩個10萬噸級船塢,擴大主打產品規模;南洋、長博公司主要建造萬噸級以下拖輪、工程船、散貨輪;新榮公司主要進行船舶修理業務,正在建設新的修船泊位和浮船塢,項目建成後年修船能力可達120艘。

有序競爭 企業發展壯大

 「我們不用搶,造的船不同。」新揚子公司辦公室主任侯浩芳站在工地上,甚至看得見不遠處新世紀公司的巨型龍門吊。顯然,「錯位、聯船」出海,讓3家企業都嚐到了甜頭,由散裝船、油輪、集裝箱、特種船、超大船等組成的「聯合艦隊」蔚為壯觀。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去年6月發布的世界造船企業手持船舶訂單排名顯示,這3家「新」字頭的造船企業聯手進入全球手持船舶訂單50強。

買設計公司 專攻核心技術

 眼下,國內外眾多企業爭相投資造船產業,對靖江乃至江蘇造船業都構成了壓力。與此同時,鋼材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浮動,這些因素給造船業帶來不小的影響。造船業真正的強大,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設計是造船技術的核心之一。今年初,新揚子公司投資3500萬元,購買上海恆高船舶設計公司的60%股權;兩個月後,又斥資1億元,在上海外高橋購買一幢設計大樓,從而一舉結束了長期以來借助外力設計船舶的歷史,成為我國首家併購設計公司的造船廠。

新揚子1.3億參股設計公司

 「已經來了一批上海專家,」新揚子公司辦公室主任侯浩芳指著一棟白色辦公樓,「他們會長期駐紮在工廠,專門用於新型船舶的開發設計」。新揚子1.3億元參股、購買設計大樓,決不是簡單的買下一個設計公司,更是花大價錢買回了「大腦」和主導權。「過去造船企業只是製造船舶,設計版權一般屬於設計公司」,侯浩芳表示,成為新揚子造船的控股子公司後,班底來自於原上海船廠設計所、現擁有150多名船舶設計人員的恆高公司開始為新揚子量身設計船舶,使其能夠更好地控制設計周期,縮短建造周期。新揚子三期工程將在明年竣工,總佔地3000平米、投資45億元的項目全部投產後,侯浩芳說,「今年有10艘船交付,明年銷售額將過百億元,訂單更是接到2012年的四季度。」訂單再多也要考慮長遠,不能只賺為別人造船殼的「打工錢」,已經成為靖江乃至整個江蘇造船業預想搶佔的另一制高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熱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