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籌款助內地生 港生活學營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08]
放大圖片

 ■港大學生每年都會到懷集探訪受資助的學生。受訪者提供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香港大學學生會中國教育小組的成員們對這一點體會尤深。從1995年成立至今,這個小組的同學靠自己一手一腳籌款,為累計超過1,000名內地貧困地區學生提供學費和生活費。同時,港大學生亦可透過這些受助學童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內地;更難得的是,在籌款義賣的過程中,各人學會以市場營銷策略向不同階層籌款。小組外務副主席陳天樂表示,「在幫助內地貧困生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許多,所以我們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本報記者:譚旻煦、唐湛嫣

 港大學生會中國教育小組成立初期,主要是為湖南省保靖縣和永順縣的失學兒童籌款。後來內地政府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即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生免學費和雜費,補助生活費)後,小組將資助地點轉移到廣東省懷集縣,為當地的貧困高中生提供學費及生活費。

年支出22萬 善款需自籌

 小組主席陳浩賢和外務副主席陳天樂介紹稱,目前資助一名學生完成高中3年課程的費用,包括7,400元學費和7,500元生活費。教育小組一年需要支出的費用大約為22萬元。兩人坦言籌款有較大壓力,所幸香港善心人多,儘管碰上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今年的籌款額亦只較去年少了5,000元而已。

 現時教育小組的款項主要來自學生捐款,自製明信片及利用企業贊助的商品上街義賣等。陳天樂表示,所有善款均需要學生自籌。剛開始時,這班學生哥沒有經驗,像盲頭烏蠅。後來他們發現,在商業區內明信片特別好賣,且顧客都不會嫌貴;在住宅區,日用品或食品就受到廣大街坊的歡迎,反而明信片往往被認為太貴而備受冷落。

根據對象特點 訂籌款策略

 經過認真總結,小組決定針對不同的「市場」和人群,採取不同籌款方式。陳浩賢笑說大家最喜歡到商場籌款,因為人流多、「顧客」也特別疏爽。陳天樂還提到,原本明信片義賣價格統一為40元左右,後來他們根據不同地段調整成20至40元,義賣商品亦根據地區受眾的不同而各有側重。「籌款前,大家都會開會討論地段的優劣勢,這些營銷經驗,可以說是我們資助內地貧困生的『意外收穫』,對日後工作都會十分有用!」

 除了義賣外,小組成員還積極組織不同類型的活動籌款。上月,他們組織了「赤足行」公益籌款,共有120多位學生及市民參加,共籌得3.9萬元。為幫助貧困生尋找更加穩定的資助,小組通過網上宣傳和港大校友會的協助,推行「一對一」的資助計劃。現時他們已聯絡到8位善心人願意為8名貧困生提供3年約1.5萬元的學雜費。

 為了監督款項去向,教育小組還專門成立了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由3位小組成員及現任律政司副法律草擬專員毛錫強、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長葉建源組成。他們會探訪受助學生,核實受資助者的名單及監察基金的運作。每年小組還會提供年度財政報告,並由專業核數師進行核對。在一整套的捐助貧困生的流程中,這班港大學生除感受到助人的快樂,亦獲得市場營銷和管理的寶貴經驗,可謂一舉兩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