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街無處不經商,鋪天蓋地萬式裝」—80年代石獅的真實寫照。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陳卓棟、李東波 ■圖:蔡宏義
160平方公里、30萬人口—石獅,這座面積只比港島大一倍、人口卻不及全香港1/20的「袖珍型」城市,每天穿梭著數以十萬計的天南地北客,這些行色匆匆的商人和遊客大多是衝著當地的一種商品而來—服裝。
福建省石獅市的休閒服裝業海內外聞名,內地早有「北大連,南石獅」之說。據說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有一半的產量出自福建,而福建的紡織服裝出口有一半則集中在石獅及其周邊地區。當地服裝業已涵蓋紡織、漂染、成衣加工、輔料、市場營銷等完整產業鏈,形成包括合成纖維、休閒男裝、新型面料、五金輔料、西褲、童裝、染整等8個產業集群。目前石獅及周邊已聚集服裝企業7,000多家,織造企業800多家,漂染後整理企業200多家,服裝輔料企業1,000多家。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彈丸之地「雲集」著眾多的港台明星,陳小春、麥家琪、王傑、黃日華、任達華、鄭少秋、蘇有朋等藝人都曾作為石獅產服裝的品牌代言人。每年這裡都要舉辦多場業內權威的時裝發佈會,每次都「星光閃耀」。
海外包裹 帶動小鎮繁榮
到過石獅的人常常好奇:這個不產棉、交通並不便捷的「邊陲小鎮」如何成為「中國休閒服裝名城」?學者們則在研究,這片貧瘠的土地,到底存在怎樣的魔力,只用短短20來年的時間就締造出在中國產業界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時尚之都」?
偷師洋貨 小作坊漸壯大
追溯石獅服裝業的源頭,還得從香港說起。早在20世紀60年代,天生具有經商頭腦的石獅人就開始利用海外華僑和港澳地區鄉親寄回來的衣服和其他消費品擺攤經商,至內地改革開放之初,這裡已經形成了遠近聞名的「自由市場」,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鎮上到處充斥著內地民眾聞所未聞的各種「小洋貨」:收錄機、香水、領帶、西服、打火機、電動剃鬚刀等等。據海關數據顯示,70年代中期,從香港、海外郵寄至石獅的包裹行李年均達100多萬公斤,匯款逾千萬,其中以香港為最。
石獅人發現,按照當時的外匯比價,100港元只能兌換27元人民幣,但是若把港幣換成洋貨帶進大陸銷售,則可以實現1元港幣換1元人民幣的「增值收穫」。於是他們委託港澳鄉親購進大量物品,再在當地市場出售。通過這種方式,石獅人完成了他們的第一筆原始積累,並拉開了「小香港」的繁榮序幕。
石獅部分商家從舊成衣等「洋貨」的熱銷中看到商機,開始建立小作坊仿製「洋貨」出售。服裝技術含量較低、仿製難度小,而且市場需求大,逐漸成為小作坊生產的主要品種。據說當時只要香港剛流行一種新面料新款式,不到一個星期,獅人就能大量仿製上市。其所產貨品價錢比洋貨低,又酷似洋貨,迎合了國內消費群體的需求。
此後,定居香港的石獅人帶著資金、信息和市場經驗紛紛返鄉,與鄉親合夥開辦工廠,承接服裝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等「三來一補」生意,同時利用進口剩餘布料,仿製國外流行服裝上市銷售。在此過程中,小作坊漸漸壯大成工業企業,並由此迅速催生了一個產業的興起。到1988年創市之初,石獅已有1萬多個商業店攤和1300多家工業企業,其中服裝業佔70%,逐步成為聞名全國的服裝批發市場。「有街無處不經商,鋪天蓋地萬式裝」就是當年石獅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