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熱錢掉頭外撤 通縮風險加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4]
放大圖片

 ■熱錢不斷外流,或加劇中國的通縮風險。圖為蘇州地產商割價銷售。 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23日電】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曾經大量流入中國的「熱錢」正開始出逃。統計數據顯示,08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增加額逐季減少,10月份更出現負增長,剔除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因素,已顯露出資金流出的跡象。中央官方智囊日前撰文提醒決策者,近期應密切關注資本集中流出的風險,充實防範資金異常流入和資本流向逆轉衝擊的政策儲備。

 上述智囊人士指出,伴隨著中國近年經濟的持續高增長、不斷膨脹的經常項目順差,以及資本大量淨流入,導致了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泡沫化風險日益積聚。他建議,決策層應進一步提高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有選擇地加強對波動性較強的跨境資金流動,尤其是證券和債務性資金流動的監督和管理,防範資金大進大出,降低輸入型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產泡沫化風險。

外商甩貨償債 資金流向逆轉

 根據央行數據,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1.91萬億美元,增加214億美元,同比少增36億美元。路透社更引述消息人士稱,10月底外儲只有1.89萬億美元以下。

 通常情況下,比較外匯儲備增量同貿易順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資)總數值,如果前者小於後者,那麼一般認為有熱錢在流出,反之則認為有熱錢在流入。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外匯儲備的增量已經小於當月貿易順差294億美元和FDI52.7億美元的總額,這說明已經有資金在撤出。

 中國社科院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次貸危機的明顯惡化導致不少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出現虧損,他們需要出售在新興市場的投資,以回籠流動性償還債務,因此熱錢的流向開始從新型發展國家轉向發達國家。

總額尚難估算 長遠利大於弊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也向本報指出,外匯儲備下降就是資本外逃的表現。他透露,熱錢主要是通過外資企業利潤流程,由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流出和以貿易方式低報出口數額流出,具體數目尚難估算。而這些出逃的「資金」不一定都轉出國外,在中美仍存息差的情況下,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是兌成美元,「躺在」境內的銀行賬戶中。

 對於「熱錢」外逃對中國的影響,梅新育指出,隨著大量資金的流出,市場商品價格會隨之下降,這將進一步加劇中國的通縮壓力。但同時可減輕中國外匯儲備過高的壓力,為下一輪經濟復甦做準備。目前中國能夠經受住資本外逃和投機行為對經濟的衝擊,總體而言,資本外逃對中國的經濟是利大於弊。

 不過,張明提醒說,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真的穩定下來以後,可能國際資本的流入又會返回來。如果那時中央再採取措施刺激股市、房市,很有可能造成更洶湧短期資本的流入,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