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小省區傾力發展大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4]
放大圖片

 ■楊春光:寧夏文化璀璨繁榮,要著力打造「九大」文化。

 對於寧夏文化的大發展,寧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春光可謂如數家珍,他表示2008年是寧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自治區成立50周年,要突出重心,以「回族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紅色經典文化、絲綢之路文化、以兩山一河為代表的大漠黃河生態文化、古人類遺址和古生物化石文化、邊塞軍旅文化、民風民俗文化、西夏遺存文化、以改革發展為主線的成果文化」等九大主流文化為主線,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挖掘整合,實施精品走向世界戰略,集中謀劃創作65部影視和報告文學作品,分三批推出,力爭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文化精品。2009年重點創作推出《給水團》、《馬志英》、《開邊大將蒙恬》、《騎兵第一連》四部影視作品。

 天下黃河富寧夏,文化發展美如畫。作為中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寧夏雖然是國土面積較小的省區之一,但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絢麗多彩的文化。寧夏從3萬年前的水洞溝文化起步,歷經北方草原文化、中原農耕文化和西域商貿文化的交互影響沉澱,構成了璀璨的寧夏地域文化。

 楊春光告訴記者,改革開放30年來,寧夏文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寧夏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小省區要辦大文化」的發展方向,著力打造寧夏特色優勢文化。讓寧夏的文化「走出去」,吸引越來越多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內外各界友人了解寧夏,了解「塞上江南」,擴大寧夏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目前,寧夏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模空前。2006年以來,寧夏科學規劃,對全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進行規範建設。一批功能完善、品位高雅的標誌性藝術殿堂和大型文化設施相繼開工,規模達6.3萬平方米的寧夏博物館、圖書館新館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前夕開館。寧夏銀川文化藝術中心、文化城及4個地級市的文化館、圖書館新館前不久也相繼落成開放,同時,新建村級文化室1018個。2008年,寧夏新建或改造了5個市的文化中心以及中寧等9個縣、區的文化館、圖書館及6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

 藝術創演成績斐然。1982年,寧夏舉辦了文藝創作調演,17台劇節目參加演出,從此,寧夏藝術創作走向全國,多次參加全國性重大藝術活動並獲獎。特別是「十五」以來,全區文藝創作活躍、文藝舞台日益繁榮,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和文藝人才,多個劇種、劇目參加全國大型文化活動並獲獎50多項。《梅家小院》、《大棚情緣》等10部劇目和1名演員獲文華獎、群星獎、梅花獎等大獎。全區專業文藝團體新創作的《農機站長》、《走出大山》等20多部優秀劇目,在區內外演出9000多場,觀眾達600多萬人次。

 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結合中央的統一部署,實施一系列農村重點文化工程,使全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今年8月,伴隨著寧夏「三網合一」,即網絡、電視、電話信息大平台的開通,全區2362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上網,寧夏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及數字圖書館也實現了農村網絡全覆蓋。2006年以來,自治區財政每年投入1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從2007年至今,博物館已從2座發展到目前的28座,另有12座正在建設中,力爭到2010年建成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目標。

 文化活動遍地開花。近年來,以「清涼寧夏」等30個特色品牌廣場文藝演出,帶動了全區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今年,寧夏先後舉辦了第六屆中國西部(花兒)歌會、第四屆國際剪紙藝術展、聚焦西部.全國畫院藝術家作品展、田野油畫邀請作品展、寧夏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首屆文化旅遊產品展示會等大型活動,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發展成果。

 寧夏五十年風華正茂,寧夏三十載健步奮發,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神奇寧夏、魅力寧夏、精彩寧夏、和諧寧夏、開放的寧夏歡迎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