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宗南是蔣介石的愛將之一。網上圖片
——蔣介石日記揭密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陸。他原是京劇(原稱平劇)的熱烈愛好者,但卻在1950年1月10日發誓云:「如不收復北平,此生不再觀賞平劇」。蔣深知,自己初退台灣,立足未穩,完全不具備反攻大陸的條件。因此,他在 1951年《大事預定表》中強調,準備未完,切勿反攻;無充分把握,決不反攻;時機未成熟,亦不反攻。
曾計劃1953年反攻大陸
同年7月2日,他與胡宗南談話,要胡到浙江進行游擊戰爭,企圖從海上對大陸進行騷擾。直到1952年5月28日,他才和時任參謀總長的周至柔討論「登陸反攻」事項,認為要反攻大陸,必須首先選擇「灘頭據點」。蔣介石當時選擇的據點是福州。同年6月,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告訴周至柔,依照美國現行政策,美台雙方只能各自制訂作戰計劃,而不能共同制訂「聯合計劃」。
7月9日,蔣介石決定「第一期反攻戰略」,其內容為:甲、蔣軍單獨反攻,則先佔福州、廈門,再向浙贛路與粵北、浙南分途前進。乙、與美軍共同反攻,則以主力佔領廣州、韶關,以一部佔領廈門,再向閩北、贛南前進。丙、主力由韓國進入中國東北,佔領平津。他計劃於1953年反攻大陸,開闢「韓戰第二戰場」。
1953年初,蔣介石預定當年大事,其第17條即為「反攻兵力與軍費之準備」,蔣計劃在當時台灣現有的30個師之外,新編20至30個師,外加2至3個傘兵師。5月31日,蔣指定周至柔制訂反攻大陸方案,這一計劃後來被稱為《光字計劃》。蔣原來計劃以5年時間「完成復國」,至此,他將計劃延長到10年至15年。
美方配合「放蔣出籠」
同年,蔣介石又提出「雷州半島」方案。蔣的如意算盤是,由南韓經台灣以至越南,形成半月形的戰線。12月13日,蔣介石得悉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即將訪問台灣,準備的談話要點之一即是:「越南反攻與中國反攻大陸同時進行之重要」。當時,蔣介石想像美俄必戰,其時間不會超過1955年,因此,他將反攻準備訂到1955年為止。
蔣介石要反攻大陸,首先必須解除美國的所謂「台灣中立化」的束縛。朝鮮戰爭爆發後,杜魯門曾宣佈,命令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以阻止從中國大陸對台灣和從台灣對中國大陸的一切海空活動,將台灣海峽「中立化」。美國的這一決定既反對大陸解放軍跨海進軍台灣,也反對台灣蔣軍跨海進攻大陸,對海峽兩岸都有限制。1953年2月2日,新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下令第七艦隊不再干涉蔣軍襲擊中國大陸,「放蔣出籠」,蔣介石很高興,認為「正合吾意」。(三) ■摘自《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