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蘇率先全部免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806萬名學生享受免學雜費政策。
30年篳路藍縷,30年繼往開來。在地處東部沿海的江蘇,一路走過的30年間書寫了滄桑巨變的春華秋實:從農村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國企改革、開放型經濟突飛猛進,從九八抗洪、抗擊「非典」到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江蘇健兒參加北京奧運,從張家港精神、華西經驗到昆山之路、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江蘇改革開放的步伐,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各個領域,波瀾壯闊地全面展開。
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成為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走向全方位開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江蘇30年的變遷,是全省在困境中奮起、在貧瘠中崛起的艱苦創業,是以勇立潮頭、屢先發聲的進取精神引領的創新實踐,也是一幅幅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
綜合實力大提升。全省經濟連續30年高速發展,年均增長12.6%,高於全國2.8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比1978年增長34.6倍;人均GDP接近5500美元,增長26倍;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全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超過100家。自主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全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9%。
人民生活大改善。預計今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分別達到18650元和7300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63.8倍和46.1倍。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實現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城鄉義務教育全免費。
發展活力大增強。國有、民營、外資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形成。蘇南水平提升,蘇中正在崛起,蘇北加快振興。縣域經濟各具特色、充滿活力,17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有7個縣(市)名列前十強。
對外開放大突破。江蘇與2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聯繫,預計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比1978年增長940倍;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外商投資企業8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有348家在江蘇投資。「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境外投資項目1384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全國領先。
城鄉面貌大變化。古城生機盎然,新城特色鮮明,今年全省城市化率將達到54%以上,比1978年提高40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有上百萬農民進入城鎮。全省快速便捷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之首,6座長江大橋貫通大江南北,7個民用機場連通國內國際,沿江沿海港口聯接五洲四海。
社會事業大發展。全省在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8%,比30年前提高36.8個百分點。現有高校120所,在校大學生167.7萬,職校生144萬,是全國大學和大學生最多的省份。
民主法制建設大推進。法治江蘇建設加快推進,地方立法工作有效加強,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平安江蘇建設成效卓著,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
30年又是新的起點,對改革開放30周年的最好紀念,就是繼續把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目前的江蘇正處於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處於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處於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發展時期。正如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坦言,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正在擴散蔓延,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對江蘇發展的不利影響日益顯現,但此間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保增長、促發展」成為江蘇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並將堅持擴大內需與穩定出口相結合、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與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相結合、當前發展與增強後勁相結合,在應對嚴峻挑戰中把握新機遇,在戰勝嚴重困難中贏得新優勢。
與此同時,普惠於民的理念貫穿江蘇施政綱領,大力推進創業富民、就業惠民、社保安民,集中更多財力解決民生問題,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制度,努力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局面。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亦成為江蘇抉擇的必經之路,高度重視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大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可以期待,太湖這顆「江南明珠」將重現碧波美景,「綠色江蘇」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人居環境更優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