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番禺 巨筆如椽 繪就現代化新農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6]
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魏嵐、孫雪

 30年崢嶸歲月,30年艱苦奮鬥,30年的改革開放,番禺人披荊斬棘、銳意進取,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番禺人正揮動如椽巨筆,繪就一幅靚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

番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績斐然

 寬敞整潔的街道車水馬龍,新穎明亮的路燈整齊劃一,如火如荼的現代化工廠鱗次櫛比,筆直的柏油路貫穿於鄉村農戶,幢幢小樓拔地而起,座座新村舊顏換新妝……走進番禺,這樣的畫卷隨處可見。

 根據統計,2007年,番禺全區17個鎮、街的247個行政村,農村集體資產總額94.04億元(淨資產總額63.19億元),平均每村3807萬元;村級集體年可支配純收入11.52億元,平均每村466萬元。2008年1-9月,番禺農業總產值42.47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1378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4.8%、14.4%,2007年農民年人均現金收入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長63.9倍。

 現在的番禺,除了一個行政村(孤島村大刀沙)外,已在農村「五通」基礎上,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寬帶網絡和客運班車。2007年,番禺區啟動最後一個行政村通路橋工程,並全面啟動了254座農村危橋改造和自然村通公路工程,計劃總投資約2億元。積極實施農村安居工程,去年全區投入1108萬元,對325宗困難戶的危破房進行了改造。各鎮(街)、村改造建設了一大批生活文化設施,完成87個籃球場、32個文化廣場、96個圖書室、108個公園的改造建設及46間祠堂的修繕。

 通過不斷創新和摸索,番禺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村莊規劃體系已基本建立,全區247條行政村的村莊規劃已全部完成,走在廣州市前列,實現「整體規劃統籌出彩,單體設計求精出新」,收到「規劃設計多花一分錢,城市建設增值一元錢」的效果。

改革開放成果惠及新農村

 番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取得的纍纍碩果,得益於廣州「南拓」戰略的深入實施,更得益於番禺區委區政府適時推出的一系列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惠農政策。2004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2005年開展「雙百共建文明村」活動,區財政連續3年每年投入3000萬元,引導鎮街、村集體和社會各界投入6億多元,使全區50%行政村達到文明村的要求。2006年出台了《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之後,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對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領導,職能覆蓋了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各成員單位都制訂了把職能和資源向農村延伸的工作方案。17個鎮(街)也相應成立新農村建設領導機構和工作部門,迅速制定本鎮(街)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方案,落實工作人員和辦公場所。

 2007年,番禺區又出台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項工程的工作方案》,在該年度對「三農」的一般預算投入14.48億元。

 從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減輕農民負擔,推行股份固化改革,加快鎮村建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多個方面,番禺實施的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農惠農措施,取得的效果正在一步一步得到彰顯,番禺人民也從中分享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