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女搖籃三亞:書寫中國美麗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7]
放大圖片

 ■身著比堅尼的各國佳麗在三亞海濱沙灘集體亮相。

本報駐海南記者何玫、李學山、林剛

 「2008ELITE世界精英模特大賽」全球總決賽不久前在三亞舉行,共有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80名佳麗登台角逐。儘管這是一場全球模特界的頂級賽事,也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但比起5年前在同一地點舉行的「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來說,其影響力和「眼球效應」卻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人們臉上流露出的已不再是驚愕、躁動,更多的是習慣和坦然。

 2003年11月,已在全球不同國家舉辦了52屆的世界小姐總決賽第一次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海南三亞,這個中國最南端的美麗城市,成為第53屆世姐總決賽的舉辦地。這一年被傳媒普遍視為「中國文化開放標誌之一」、「中國第一個選美年」。有外電評論:「如此大規模的世界頂級選美在中國舉行是一種突破,這種突破不只是觀念的更新,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與時俱進的躍動。」

 此後,世姐總決賽在三亞連續舉辦了4屆,不僅顯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包容性,也讓三亞從中受益匪淺。

逐美之路多崎嶇

 縱觀新中國建立後有過的兩次「選美」熱潮,一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之初,一次是在進入20世紀的前後幾年。

 1985年春天,由共青團廣州市委主辦的「首屆羊城青春美大賽」活動率先拉開了大陸「中國式選美」的序幕,但初賽之後比賽即遭到非議,認為搞選美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官司一直打到了北京……經主辦單位多方努力才倖免夭折。

 三年後的1988年4月初,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當代電視》雜誌社與北京電視台主辦的「首屆北京女子青春風采大獎賽」將開賽。然而這次賽事最終卻在反覆多次向外宣佈「比賽取消」和「如期進行」中無疾而終。

 就在北京的選美活動停止時,「首屆廣州電視廣告模特大獎賽」卻在廣州體育館如期舉行,儘管比賽現場氣氛熱烈,但由於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原定的電視轉播被取消,次日各媒體也一致保持了「低調」。

 同一時期,上海、福建、浙江、四川、江西、雲南、寧夏等省區也頻頻傳出舉辦「選美」活動的消息,一些大學和工廠也相繼籌辦評選「廠花」、「校花」,但均在來自各方的非議和壓力下被迫取消。「選美」很快進入了一段長達近10年的「冰封期」。

三亞敢當天下先

 也許是抵擋不住驕陽的高溫,「選美」這塊「堅冰」最終在中國最南部的熱帶城市三亞徹底「融化」了。

 1988年,三亞在海南建省辦特區的進程中升格為地級市,得天獨厚的熱帶濱海旅遊資源為其提供了建設「國際著名濱海旅遊城市」的條件,為吸引外界的注意力,提高關注度,加快旅遊發展步伐,三亞開始將目光投向「美麗經濟」。

 1999年在三亞舉辦的「三亞旅遊形象大賽」成為選美的雛形。隨後三亞攜手國內最有影響的「新絲路模特大賽」走上了T台,並連續6年將此賽事演繹得如火如荼。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世界小姐比賽進入了三亞的視線。經過近三年努力,2002年10月,三亞市正式與世姐機構簽約。消息傳出輿論嘩然,媒體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主義的中國竟大開城門引入被視為「洪水猛獸」的世界級選美;二是三亞市不僅支付了高達480萬美元的「特許承辦費」,還將花1.2億人民幣建一座「選美」場館,這樣「燒錢」值嗎?

中國形象大改觀

 面對輿論的質疑和指責,三亞領導不改初衷、坦然面對:「美並不專屬於哪個國家、哪個階級。美是屬於全人類的,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有權分享」。「我們看中的是賽後效應,為了三亞的長遠發展,花這個錢值。」12月6日晚,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如期在三亞美麗之冠高調「亮相」。海南對外開放的形象再次受到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和讚揚。

 繼2003年三亞世姐賽後,「環球小姐」、「中華小姐」、「國際小姐」、「亞洲小姐」等諸多國際選美賽事爭先恐後地挺進中國內地,輪番登場亮相。「美女經濟」一時在神州大地風生水起,「選美」也早已為人們廣泛接受,俊男靚女、老婦老翁都可以無所顧忌地走上T台展示自我,再也無須像當年那樣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