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荷李活道一書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9]
放大圖片

文:張俊峰 攝影:尉 瑋

 古書業在香港是個新事物,規模很小,但正在開始。

 順著香港中環金融區往上山的方向走,從皇后大道穿過威靈頓街和擺花街,環境漸漸安靜下來。和整個中環區的特徵一樣,地圖上這一小片區域,雖然是特別行政區的一部分,但又像面積擴大了的倫敦SOHO區或是唐人街。從靠海的皇后大道到靠山的荷李活道,中間連接的部分,那些坡度很大的小街上,大概是因為外國觀光客雲集的原因,有很多賣中國風的旅遊紀念品,順著那些小街就上到了荷李活道。並不長的荷李活道,慢慢變成了香港古董行業聚集的區域,雖然目前這些「古董」不一定是真的文物,但陳列在一起,搭配上隔壁一家咖啡館或意大利餐廳,倒也相當符合東方主義的想像,頗像一種西方觀光客來東方旅行或是短暫生活的高級紀念品或裝飾品。不過,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有了這個聚集區,逐漸吸引到了特定行業和特定的人群。

 比如這條街上就出現了幾家收藏稀本外文(也包含少量的中文)書籍的古書店。

古書業是個新玩意

 2007年底,在金鐘太古廣場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國際古書展,有從歐洲、美國、澳洲、日本遠道而來的許多鼎鼎大名的古書店,像是Jonkers、Bertram Rota、雄松堂、一誠堂、Bernard Quaritch、Jonathan A.Hill……也有幾家在香港的外國人開的古書店參加了書展,如開在太子大廈的Picture This,開在荷李活道的樂文Lok Man(和賣台版書的二樓書店「樂文」不是一家),還有同樣在荷李活道上的INDOSIAM稀本書店。2009年1月17日到19日,第二屆香港國際古書展會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辦。古書業在香港是個新事物,規模還是初級,但正在開始。

 帶著了解這門古老、神秘、典雅、但又價值不菲的行業的好奇,我們訪問了前文中提到的INDOSIAM稀本書店。

 書店主人Yves是法國人,過去在香港教書,現在已經退休。他一直對關於亞洲,特別是關於中國、印度支那的話題有興趣,先是自己買,然後變成了收藏,在教書的時候就開了書店,平日教課周末開舖。現在他已經退休,乾脆把興趣變成了主業,每天下午都待在書店裡。

 Yves的書店在荷李活道89號,不是門戶當街的那種舖頭,要摁門鈴進入大廈,上一層樓,非常私人。記者第一次去的時候,上了樓,見到Yves先生打開門,像平日逛二樓書店那樣,打聲招呼就大搖大擺走進去,把主人家弄得一頭霧水,相當尷尬。因為,說是書店,INDOSIAM其實更像Yves的個人書房:400呎左右的面積,除了靠牆的書櫃和一個居中的木製書台,就是主人家的書桌,還有一把為客人準備的扶手椅。現在回想,第一次去的時候,就像闖入別人的書房一樣失禮。

 雖然不像巴黎的Shakespeare書店是文藝界的一個聚落,但這家既像書房又是書店的INDOSIAM也是建立在主人家的個人偏愛上。當記者問到個人興趣和生意怎麼結合時,Yves反覆糾正說,開這家書店這純粹是基於興趣,而不是生意。他喜歡有懂行的書客來和他聊上一兩個小時,特別是他不懂中文,但書店裡很多書又和中國有關,如果客人比他更了解書中的中國和中國文化,那麼他很高興洗耳恭聽;另外,如果有人對他本人特別喜歡的某本藏書感興趣,若是做研究,他倒是可以幫忙去外國找(因為香港找不到)或是提供副本,但想買的話,對不起,no way。

紙張上的故國風華

 INDOSIAM裡的書,主要是19-20世紀初法國人和英國人在中國、印度支那、亞洲各個領域的著述,以法文為主,也有英文和少量的中文作品。他領著記者在書櫃前走,一本本挑出來解說。有一本是1935年法國人在北京出版的畫冊,主題是中國京劇,分類介紹了京劇的臉譜、戲服等,彩色印刷非常漂亮精緻。那些圖樣相信是出於對京劇很內行的畫工之手,很可能是中國的畫師,那種精緻、認真、準確、完整地呈現出來的美感,是特屬於民國時代的一種品味,現在很難再見到。記者還看到一本1922年印刷的照片集,主題是中國的建築和傳統;還有1849年印刷出版的一本展現「中華帝國」的書。這些書很多是當時旅行家的作品,也有些例外,比如19世紀時,有一批從法國里昂出發的商人考察團,要來中國為生意做調查準備,結果調查行程變成了為期兩年的中國旅行,他們克服了當時很惡劣的旅行條件,最後以一本書留下了當年的足跡。Yves的藏書裡不僅有旅行、照片、文化,有一些還收錄了清代中國皇家的上諭和朱批。

 在中國大陸,90年代末有一套《老照片》出版,那之後,了解中國的傳統、了解中國的歷史、再現當代城市改造前的建築、以圖敘史、口述歷史,成為持續到現在的文化風尚。最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煙雨樓台》,就是一本傳統中國的建築圖集,受到很多人注意。當代中國人對自己民族的過去了解得太少了,傳統棲居於風物裡,風物改變了,傳統也就消散掉。重新發現那些風物,其實也就是重新接續傳統。看到Yves的藏書,發現古老的中國的確太漂亮,而那些資料在中國內地能看到的已經很少,雖然內地也不斷有新的出版物,但還只是九牛一毛。Yves只是一個規模並不大的個人藏書家,他的收藏尚且如此,其它歷史悠久的古書業者手中的資料有多精彩可想而知。記者問Yves:「如果有出版社願意編輯重印你收藏的圖集,你願不願意?」他說,這是個有趣的主意。

他知道孔夫子舊書網

 古書業在香港是個新事物,Yves說,本地市場很小。「來我店裡的顧客,還沒有很多本地香港人,因為他們還沒有逛古書店和藏書的興趣。也沒有日本人,日本本身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在東京和其它城市都有古書店,你可以找到各種書。我的大多數客人都是長期在亞洲、香港、上海、新加坡生活的西方人。所以對本地旅行和歷史方面的書很感興趣,相對於香港的繁忙來說我這兒又很安靜。」

 至於從中國大陸來的客人,已經開始出現。「去年書展(香港國際古書展)我碰到兩個從北京來的人,他們三年前開始這門生意,買了好多書回去。在中國,這是門新生意。」Yves說。「過去中國大多數人不懂外國書,所以沒什麼市場,有些本身價值很高的書很便宜就能買到,很奇怪。幾年前我知道上海的古書商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去收書,但市場也被他們抬高了。我從一些書商那兒聽說,在中國這個市場正在發展,中國人開始對老照片和書感興趣,對過去的19到20世紀感興趣。去年的古書展,明年一月的或許也是,有些中國大學、圖書館的人來買了一些很貴的書——當然不是從我這兒,是向一些大的書商買。」Yves還知道中國大陸有孔夫子舊書網,但說因為不懂中文,所以也看不明白。

 Yves在挑選藏書的時候有幾個標準,一是價格,二是是否關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印度支那的,這對他很重要,三是是否稀本書,四是書品如何。稀本藏書家一般會最重視是否第一版和書品,他反而不太在意,如果買到品相不太好的書(例如封面脫落)他也會買下來,然後拿到泰國曼谷去修補訂裝。「在香港沒有專門修補古書的人,曼谷有一兩家不錯。」

 去年他首次參加古書展,和一個英國人分租了一個攤位。「我想那是我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見到了很多稀本書界裡大名鼎鼎的人物,那些人都是從英國、美國、澳洲和日本來的。」明年一月的展覽他還會去。

 開心歸開心,他對香港的書展其實還是有些不爽:「香港沒這個傳統,也沒本地市場,真遺憾。其實對於愛書人來說這是很棒(very fantastic)的,但在香港都沒什麼人知道,本港主要的英文平面媒體都沒報道(編者按:本版2007年12月17日曾專題報道是次古書展)。在歐美的古書展上,各種書都有,但這兒主要還是關於亞洲的,我知道有些人因為這個所以明年就不來了,反而是有一些台灣、上海、新加坡的會來。」

下一站,中國大陸

 去年古書展的策劃人、以《書店風景》馳名華文閱讀界的台灣作家鍾芳玲對記者說,通常這種書展在海外都是由古書業協會來組織籌辦,但亞洲只有日、韓兩國有這類協會,香港、中國大陸、台灣都沒有。記者問Yves,如果香港有這樣的協會,情況會不會好些?「這是個好問題。去年就有人呼籲設立一個亞太區、主要是以澳洲為主的協會,也鼓吹我加入。如果成立了,我會參加。協會以後的主要目標還是中國大陸市場,雖然古書帶進帶出、給書保險,在中國大陸會是個問題,但那是個大市場,很新。我也想在香港,但香港市場太小了。」

 不但小,而且給這些價值不菲的書辦理保險時,因為涉及到書的價值怎麼證明的問題,保險公司受理時很麻煩,搞得Yves只好把他最喜歡的書都藏在家裡。

 離開Yves的書店,從荷李活道轉過路口,走下斜街,又是皇后大道的車水馬龍,又是香港人最習慣最驕傲的生活場景,繁華、熱鬧、方便。LV的旗艦店、Chanel的招牌在地鐵口最醒目的位置,這才是香港人理解的法國和歐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