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農博會的盛況空前,表明了湖南農業發展迅速。
改革開放30年中,湖南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重視指導「三農」工作、發展「三農」產業,牢固樹立講效益、重後勁、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全省農業加快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村加快由落後向繁榮轉變,在解決溫飽和總體實現小康目標後,邁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實步伐。
湖南農村展新貌
近年來,湖南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產品產量大幅增加,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湖南農村正逐步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收入增加了
2007年湖南農業總產值2603.87億元,比30年前增長29.4倍;全省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904元,比1978增長26.5倍。
在提升傳統主導產業方面,湖南重點抓優質稻和超級稻豐產工程實施,全省優質稻、超級稻分別發展到4000萬畝和800萬畝,2007年湖南糧食總產量達到2910.1萬噸。生豬方面,目前全省共發展養殖小區2300多個、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26.6萬戶,規模養殖佔全省生豬出欄總量的44.7%。
柑橘、茶葉、油菜、蔬菜、藥材、竹木、牛羊、家禽等其他產業亦得到改造提升,全省已有農產品加工企業4.3萬家,聯接基地6550萬畝,帶動農戶749萬戶,佔全省農戶總數的50%,打造了金健米業、洞庭水殖等一大批農產品知名品牌。
同時,湖南著力加大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等潛在產業的開發力度。全省有一定規模的休閒農莊4000多家,2007年完成銷售收入38億元,實現就業12萬多人。休閒農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商貿、物流、交通、餐飲等行業的發展,全省農村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70億元。
為大力發展外部產業和勞務經濟,湖南積極培育「湖南的哥」、「湘女家政」、「湘妹子導遊」等十大勞務品牌,建立了143家農村勞務市場,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截至2007年底,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098萬人,年創勞務收入840億多元,務工收入佔到農民純收入的將近一半。
生活改善了
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使湖南農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民居住條件逐步改善,電視機、固定電話、手機等加快普及,精神文化消費支出明顯增加,現代文明生活進入普通農家。
近年來,湖南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民直接受益的「水、路、電、氣」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2006至2007年,湖南共完成通鄉公路4263公里、通村水泥(瀝青)路50699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536個,實現84.8%的建制村通公路。2007年興建各類農村供水工程7933處,解決了162.15萬人的飲水困難或不安全問題;農村電網改造到戶率72%以上,完成1420個鄉鎮市場信息服務站3.3萬多個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站點建設。
目前,湖南30%以上的縣市區完成了村莊佈局規劃編制,1500個建制村完成了村莊整治建設規劃編制。以解決「髒、亂、差」為突破口,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新建沼氣池30多萬口,推動了農村「三清五改」,一些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全省共建設了1211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去年示範村的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800元左右,高於全省水平。一些地方開始呈現「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的喜人景象,湧現了一批產業興村、民企聯村、管理建村等不同類型的先進典型,示範村的引導作用明顯。
素質提高了
在新農村建設期間,湖南農村的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湖南全面落實農村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免除了690萬名農村中小學生的學雜費,為196萬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47.5萬名貧困寄宿生補助了生活費。全省已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到99個,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達4797萬人。去年全省投入農村低保資金近4億元,有110萬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待遇。
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更多的滿足。目前,湖南鄉鎮互聯網和固定電話網絡覆蓋率為100%,行政村的互聯網覆蓋率70%;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一批鄉鎮宣傳文化站、村文化室、圖書館、電影隊相繼建成,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
湖南充分發揮職業學校、縣鄉農科教中心和現代遠程教育網的作用,突出抓好150個培訓基地建設,每年投入資金1億多元,用於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全省大力推廣「陽光工程」,著重農民的專業技能培訓,使農民真正獲得一技之長。目前已經擴大到全省122個縣市區,共培訓農民學員56萬人,轉移就業48萬人。 (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