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鄭逸雅情迷摩天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31]
放大圖片

 ■曾獲得1997年香港紀念碑設計比賽榮譽獎。左二為鄭逸雅。

文/攝:梁小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34,492,538,484,……這不是什麼矩陣(matrix),而是一組指數,分別代表了北京CCTV大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以及香港環球貿易廣場的高度,都成為或即將成為所屬城市的現代化指數。

 這些摩天大樓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地標」。

 鄭逸雅(Bernard Chang)有幸成為了不少「地標」的建構者之一。這位從美國回流香港的37歲建築師,一直都是摩天大樓的擁護者。

 作為主持設計CCTV大樓的荷蘭建築大師Rem Koolhass的亞洲學生,他深知「地標」離不開城市規劃,離不開當地文化的脈絡(context)。「高樓不是每個城市都能起,起得到,一定有這座城市的特點。」

 雷曼兄弟被一場海嘯變成眾矢之的,他雖不是苦主,卻也不敢看報紙。原來,銀行總部大樓的設計出自他手,「連帶關係,讓人對那座建築的感覺總不會很好。」鄭逸雅無奈地說。

 鄭逸雅現任KPF建築事務所副總監,負責亞洲區的項目統籌和協調。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擁有3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際建築設計公司,是以設計國際商用摩天大樓為主要業務。近年較受關注的項目包括上海新落成、享有「中國第一高度」的環球金融中心,以及坐鎮西九龍、即將取代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成為香港最高建築物的環球貿易廣場。而鄭逸雅目前正在參與的有建成後高達538米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和瀋陽的「恆龍市府廣場」等,也都屬地標性建築。

 無獨有偶,鄭逸雅的辦公室就位於象徵香港70年代邁向國際的地標:怡和大廈之內。從圓形的窗戶向外望,一海之隔,正好是擬建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這種向外望的視線,似乎也與他的工作性質不謀而合──永遠要看到最前,永遠要追求highlight。

 知道他剛完成本地設計雜誌《透視》(Perspective)舉辦的「透視設計大賞2008」(Perspective Awards)學生組別的評審工作,記者找到了這位裡外都著黑色衫,戴黑框眼鏡,有點低調也有點酷的建築師。也許是建築這個行業講求集體合作,儘管在談話中,他喜歡用「我們」來代替「我」,但記者依舊好奇,到底他是怎樣的人,正在我們居住的空間裡,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鄭逸雅一點都不掩飾他對摩天大樓以及「地標」的推崇,但這種推崇並不是來自激情,而是理智。

 「我在香港長大,從地理條件來看,它只能有一種發展方向,就是垂直。而且超高建築很講科技的演進,它要統籌的元素和運用的科技遠大於低層建築,這對我的專業能力是一種挑戰。」

 他曾參與過中國內地不少一、二線城市的建築群設計,深深體會到一座沒有個性的城市是怎樣的讓人沮喪和厭倦,「我開車從天津到北京,或者從瀋陽到大連,都只看見一條公路,然後見到市區,都建著12層的樓。我就想,怎麼各個城市都一樣?其實,這不過是一種讓城市最快發展起來的普遍思路。」城市要有活力,便要有美感,美感來自有結構,結構又來自建築。鄭逸雅的藝術訓練幫助了他。

Rem Koolhass作領路人

 鄭逸雅出生於藝術世家,家中不少親戚是畫家或者書法家,也因於此,他從小便接受相關的藝術訓練,尤愛畫畫。90年代初,他遠赴美國加州工藝美術學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s & Crafts)學習建築,但本科教育更多的偏向美術,其中,一戰後在俄國興起的結構主義畫派令他特別著迷,「可能是影響我理解建築傳統的基礎。」1995年,他進入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繼續攻讀建築碩士學位,遇見了對他影響極大的導師、荷蘭建築大師Rem Koolhass。

 Rem Koolhass在從事建築之前,曾做過記者和電影編劇,具備了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他後來的設計理念便以「建築介入政治」而著稱。最出名的,是他在成立個人建築事務所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之後,又建立了一個叫OMA的研究室。從1995年開始,該研究室在他的主持下,每年進行一個名為「城市考察」的系列課題,專為城市發展問題作深入探討。鄭逸雅就曾是其中一個課題的研究小組成員。

 「課題開展的第一年,Koolhass決定研究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廣州、東莞、珠海和澳門五個城市,因為在改革開放後短短十幾年中,光是深圳便建起200多棟高樓,他很驚訝這些沿海城市的建設理念。」課題又分成幾個方面,包括意識形態、建築、貨幣、城市景觀等,而鄭逸雅選擇了基礎建設方面的研究項目。研究方法以實地收集數據的形式,考察機場、鐵路、公路、填海等基建項目對城市的影響。

 「我記得,考察機場流量時,赤立角機場一個小時可以有30、40班飛機上落,而珠海機場一天才有30班左右。」

 「當時這五個城市處於一種矛盾的、互不相讓的競爭狀態,但也因此才有強大的生存能力。這是Koolhass當時的理論。」研究為期一年,研究成果最後在2001年匯集成書出版,取名「Great Leap Forward」。而對鄭逸雅的直接影響是,看到了城市規劃和基建的重要性。甚至香港九廣鐵路與地鐵的合併,在十幾年前的研究中,已見端倪。「當時倒沒想得這麼遠,但是確實看到了九鐵聯通內地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地鐵的局限性。」

「9.11」之後

 所以,說回到摩天大樓,鄭逸雅會特別考慮它們與城市的關係。「比如會盡量讓樓與樓之間錯落,留出活動空間及自然景觀。在設計時,會考慮三維效果,因為城市的流動性會影響對建築的觀看。」

 然而,業內以及民間對摩天大樓的批評聲,一直都沒有停止。「9.11」事件發生後,對超高建築的安全性問題的爭論更加升級。鄭逸雅是在「9.11」發生前3個月回到香港的,回顧當時,猶有餘悸,「當飛機撞毀第一棟大樓的時候,我在紐約的朋友就給我打來電話,我們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緊接著第二棟大樓也遇襲了,我們便意識到,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恐怖襲擊。」不過,他對摩天大樓的價值依舊充滿信心。

 「我們需要更加重視摩天大樓的安全性,但它在城市環保、節約土地資源以及緩解城市過量人口的居住和交通壓力方面最有優勢。每一座城市都需要自己的地標,它不僅是先進科技、遠大抱負的代表,更象徵了和平和人性。」

 鄭逸雅在採訪時一再強調,他的建築事業並不僅僅局限在摩天大樓,醫院、公共交通、博物館等,都是他涉及過的領域。隨著隔海相對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正在進行的招標,他望向窗外的眼神,充滿期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