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住在深圳的兩個外國人家庭一起吃了一頓特殊的團年飯。席上,兩位來自德國及法國的「洋女婿」及他們的中國太太,吃著中國菜,談著中國事,但卻使用好幾種語言:漢語、法語和德語,此外還有普通話、寧波話、重慶話等,活像是召開聯合國會議般。
參加這個特殊聚會的兩個家庭的男主人,分別是歐洲快遞公司老闆德國人沃爾夫岡.施耐德先生和方索信息諮詢公司老闆法國人弗朗索瓦.布歇。他們娶了中國太太,且來到了中國工作。據悉,布歇先生的太太羅紅波曾在德國留學十餘年,能說一口標準的德語,現任職於施耐德先生的歐洲快遞公司,而施耐德先生的太太周女士是重慶人,不會講德語,全靠羅女士幫忙「談情說愛」。
俗話說,入鄉隨俗。這些天來,兩個家庭的主人分別隨太太到老家給長輩拜年,初四晚上才回到深圳,所以初五的團年飯也是回深圳後的第一頓正餐。
施耐德先生感慨說,在中國過年特別熱鬧,年味也特濃,大年三十吃團年飯時,太太一家是五世同堂,老少近30人聚在一起吃飯,這種喜慶場面他平生還是頭一次經歷。而且川菜又以辣為主,還要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喝酒,所以他確實有點吃不消。回到深圳後,他突然感到好輕鬆,兩個家庭的團年飯也算是今年最輕鬆的一頓飯。
過個中國年 感受「家」的內涵
布歇先生與羅女士結婚已經有好些年了,所以今年已是第五次隨羅女士回老家寧波過年。他說:「我已有15年沒和法國的表兄妹一起吃飯了,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他們,恐怕都認不出來了。所以,還是中國好,每年大家都能團聚一次,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家庭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庭!」 ■深圳特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