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威爾斯親王醫院在過去9年,錄得128宗深切治療病人患上念珠菌血症個案。圖為威院外貌。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常見於女性陰道的念珠菌,原來也是肆虐醫院深切治療病房的惡菌,更有機會導致病人死亡。威爾斯親王醫院在過去9年,錄得128宗深切治療病人患上念珠菌血症個案,發現病人進入深切治療病房首一星期是感染高危期,倘若病發3天內給予治療可降低死亡風險,一旦延誤治療則死亡率高達70%。研究人員相信,糖尿病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風險較高。
該研究已於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登。研究人員分析了1998至2006年,威爾斯親王醫院的128宗深切治療病房念珠菌血症的個案,發現整體感染比率為每1,000名深切治療病人,有9.6人中招,數字較歐美為高,但比台灣低。患者平均年齡為54歲,近半人是接受外科手術後,病情惡化轉到深切治療病房,患者平均需在深切治療病房留醫14天,整體留院期亦達28天。
研究又發現,最少有6種念珠菌品種可入侵血液,其中白色念珠菌最普遍,佔56%,但染上熱帶假絲酵母菌患者比率亦有所上升。
病發3日治療 可降死亡風險
研究發現深切治療病人一旦感染念珠菌,死亡率非常高,白色念珠菌患者死亡率為72%,其餘則由67%至100%不等。倘若病發3日內得到治療可降低死亡風險,但僅15名患者在病發24小時內獲得適當治療,36人更未有進行任何抗真菌藥物治療,最終35人最終病逝。研究人員相信,糖尿病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風險較高。
糖尿病人染白色菌風險高
此外,該期刊亦刊登一篇報告,本港外科及放射學醫生研究指出,下腹股溝繞道手術及經皮血腔內成形術,可防止動脈阻塞引致的下肢缺血。研究人員分析364名接受繞道手術的病人,發現經皮血腔內成形術,即在放射治療儀器引導下,利用導管打通受阻塞的動脈血管,對不太合適進行大手術病人有益處,研究中分析100名接受成形術病人,發現他們3年保肢率達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