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院士批學術造假 「損科技獎公信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15]     我要評論

 【本報訊】改革科技獎項評選機制雖經多次呼籲卻仍不盡如人意,連中科院院士都抱怨不敢相信科技進步獎。據《中國青年報》消息,今年兩會,多名來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委員呼籲:要加大力度,徹底改革科技獎項評選機制,結束當前的造假獲獎亂象,從而維護科技獎勵的公信力,實現科技評價體系的公平公正。

 「對科學進步獎,我現在確實沒法相信了。」全國政協科技和科協界別聯組討論會上,62歲的中科院院士、權威的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家林惠民披露,曾獲邀評審某項目,結果卻發現報獎材料內容是虛假的。

七成受訪者:獲獎需公關

 根據九三學社主要面對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做的一次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目前中國科技成果的鑑定和評獎結果「既取決於成果的水平,也需要一定的公關活動」,僅有12.5%的人認為「主要取決於成果的真實水平」。

 有科研單位每年拿出幾十萬元到北京來「跑獎」。今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評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時,「找評委本人、評委秘書、評委親戚的都有,我也遇到過。」

科技部:申報延長至3年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校長助理馬大龍委員曾在2009年兩會期間批評科技獎「耗費了行政資源,影響科研工作」。兩會後,科技部做出回應。申報時限由1年延長為3年。但整體改革仍未達到馬大龍的理想目標,即國家僅評幾項大獎,剩下的全部交由社會評選。

三鹿集團曾獲國家科技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劉應明亦支持區分國家獎勵和社會獎勵。他認為,最好能由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隊和組織來評。三鹿集團曾經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可後來卻出現了大問題,嚴重損害了國家科技獎勵的尊嚴。「行業協會來評的話,可能會更加了解內情;即使出了問題,也不至於對國家科技獎造成損害。」

相關新聞
溫總闡述港前景 首析深層次矛盾 (圖)
香港經濟5方面深層次矛盾
港區人代:慶幸香港回歸祖國
「搶筆」變「搶手」 本報記者期溫總訪港 (圖)
曾鈺成:溫總講話 顯中央關注港政制 (圖)
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全文) (圖)
溫總:國際經濟反覆 力避二次探底 (圖)
任期尚餘3年 力促社會公義
楚辭明志 總理「雖九死未悔」 (圖)
通脹 分配不公 貪腐 影響政權鞏固
中國實現現代化 需至少百年 (圖)
創公平環境使外企享國民待遇
溫總偏好紅色鉛筆
溫家寶寄語台灣:讓利皆因「兄弟情」 (圖)
台方:互相理解有助發展
溫總8年「動情」說台灣
富春山居圖 兩岸各擁半幅 (圖)
人民幣無低估 將保基本穩定 (圖)
重申中國永不稱霸
談中美關係:嚴重受擾 責任在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