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培養粵劇製作人才」這個話題,我既是以台下觀眾的身份來說,同時也具備半個舞台製作人的資格。電台的主要業務是廣播,但也經常製作大大小小的舞台表演,我打從進入香港電台工作的那年開始,便經常有機會「不務正業」,負責形形色色、不同內容的舞台製作。
粵劇界提出本地粵劇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幕後人才也包括其中。我個人則認為本地粵劇界不僅缺乏幕後人才,現有的人才也「沒有表現出」他們具備現代劇場製作的認識。我用「沒有表現出」來形容,原因是我不熟悉粵劇界的幕後精英,不知道他們的水平如何,同時也明白到在控制成本和照顧觀眾口味的大前提,本地粵劇團也未必容許舞台裝置和其運用可作大膽的嘗試。
我曾經說五十年代「仙鳳鳴劇團」已為本地粵劇演出奠下了模式,以當時的舞台製作水平來說「仙鳳鳴模式」是相當「趨時」(update)。從文獻資料和參考「雛鳳鳴劇團」的舞台裝置來推論我所說的「仙鳳鳴模式」,就是以當時西方舞台製作技術滲入國畫的概念,並且引進內地研發幻燈片投影技術,使舞台布景能夠「遠虛近實」,配合燈光的投射,營造層次感。
用一句當時行內常用的宣傳術語來形容「仙鳳鳴模式」的特色,就是「靚人、靚景」,從服飾到佈景都相當講究。但「仙鳳鳴模式」也為粵劇舞台帶來了一個「布景氾濫」的問題,本來這個問題不應算在「仙鳳鳴」頭上,正如有些研究粵劇的人提出自唐滌生先生為「仙鳳鳴」撰寫四大名劇後,粵劇舞台便由「文戲」主導,「武戲」失去地位,「四功」只剩下唱、做、唸,獨廢武功,於是說唐滌生使粵劇舞台出現「重文輕武」的不平衡。這種說法就像把光污染算在發明電燈的愛迪生身上一樣荒謬,難道唐滌生先生撰寫四大名劇時會預知未來?後人的不濟怎能怪在前賢身上呢!所以「布景氾濫」的問題也是後來者把「靚人、靚景」極端化,結果是滿台布景,連演員的演出也要遷就、遷就。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