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粵劇編劇潘邦榛。本報記者趙鵬飛 攝
面對劇本荒,廣州粵劇界現時比較常見的做法,是移植外省戲的劇本,再請本地粵劇編劇改寫成粵語。68歲的廣東粵劇院退休編劇潘邦榛指出,各劇團從外省買來的劇本大約需花費10萬左右,但本土編劇寫出的劇本開價則低到2至5萬,他直指長此下去,必定讓本土編劇完全失去成長的土壤。
「當然,引進外省戲的劇本,可以刺激一下本土編劇,提高水平,但外省戲本來就很難掌握粵劇的獨特方言文化,粵韻的精妙也會因此不斷流失。」潘邦榛說。
對於外省劇本在粵被追捧,洞察真相的秦中英則一針見血:政府的導向是獲獎,評獎的評委則以大劇種尤其是北方戲曲界名家為主。「政府投了錢排的戲,就一定要爭取獲得國家大獎,否則相關部門和劇團都不好交代,劇團不敢冒險,自然只好選外省劇作而放棄本地劇本。」
談及粵劇缺乏新戲,秦中英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整個社會的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
「電視劇電影都是幾百萬幾千萬投放,我們粵劇也喜歡大製作。我非常不同意這種做法,觀眾不是來看你的舞台,是來看你的劇情吸引力。現在幾十萬請一個外省導演是完全沒必要的。馬師曾那時根本沒導演,一樣排得井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