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恩來總理與常媛合照。照片攝於1960年前後。網上圖片
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在促成這一成果的眾多中泰人士中,有中國總理周恩來,還有兩位20年前來到中國的泰國「小人質」。
20世紀50年代,泰國十分貧窮,並需要依賴美國經濟援助,當時美國將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宣揚為「野蠻、粗魯」,並且不准泰國與新中國交往。
美國阻撓中泰建交
時任泰國政府最高顧問、泰國新聞界泰斗乃訕先生是社會上非常有影響的人物,也是當時泰國的反共總策劃者。1954年,乃訕到日內瓦參加國際聯工會議,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中國政府代表周恩來的儒雅風度,一點不像美國所宣揚的那樣「蠻橫兇殘」。周總理的講話全文也登了出來,照片也是文質彬彬。此後,乃訕的看法有所變化,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反共策劃。
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前夕,乃訕與總理鑾披汶商議,認為應該多了解中國。雖然泰國並不是萬隆會議正式成員,但他們決定派外長旺懷親王出席萬隆會議旁聽。
在萬隆,周總理聽說泰國有會議組來,就尋找一切機會同泰國親王接觸,並邀請他到自己住的官邸共進晚餐。周總理講中國的外交政策,讓旺懷親王無比觸動。
周總理的會談促進了泰國政府對中國以往政策的反省。旺懷親王和鑾披汶密商,決定由泰國政府最高顧問乃訕負責同中國建立聯繫的重任。泰國希望與中國方面建立聯絡,但此舉又不能公開,只能秘密進行。中泰之間背著美國秘密聯繫的旅程就此啟動。然而,泰國首次嘗試通過中國駐緬甸大使館來建立聯繫的事情,很快被美國情報部門發現,並極力阻止。
泰方欲以「和親」表信任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乃訕想到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和親」、「人質」的做法,表示可將自己11歲的兒子秘密送往中國請周總理收養,以此表示對中國的信任,也從而讓中國理解泰國的難處,並讓孩子在中國接受教育,成為中泰之間的未來橋樑。在乃訕將此事告訴常懷時,卻被7歲的女兒常媛聽到。小常媛撒嬌,執意要陪其兄赴華。乃訕不得已,只得同意。
在泰國對與中國的聯繫方式部署完畢後,乃訕立即通過秘密渠道致函周恩來,願送其一子一女去中國學習。周恩來知道詳情後,說:「不行,那等於是人質了。」
周總理在1956年4月27日覆函乃訕婉拒,但乃訕堅持。在此情況下,周恩來說:「我們願意接收這兩個孩子,但是不會拿他們當人質,我們會教育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了解中國,但又不能忘記泰國,做中泰兩國友好的使者」。
為了維護與美國的關係,乃訕在送次子常懷和女兒常媛去中國的同時,又將其長子常曼送往美國。(三之一) ■摘自《看歷史2010年8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