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吳偉明 大地震後更應知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剛過去的一周,格外揪動人心。電視新聞中,日本東北9.0級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如死亡般無聲的吞噬農田和房舍的畫面,歷歷在目。對大自然的殘酷歎息還未來得及停頓,福島核電站的爆炸事故,不僅讓受災中的日本雪上加霜,也使遠隔千里之外的人們陷入未知的恐慌。

 在惶惶人心中,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教授吳偉明顯得異常冷靜。他因個人博客「知日部屋」而人氣衝天,以「哈日反日不如知日」為宗旨,是脫下學術光環與大眾探討日本流行文化的「教主」。

 左手研究易經對日本思想文化史的影響,其著作曾被美國圖書館協會選為「優異學術著作」,右手在日本動漫、流行音樂、日本推理小說之間彈撥。「我差不多視日本為第二個故鄉。」教主說。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訪問當日坐火車去中文大學,車內滾動新聞不斷重播福島核電站3號機組冒煙事故,乘客們個個皺眉仰頭、張嘴失神的盯住電視屏幕,空氣中瀰漫著沉鬱和壓抑。直至走進中大日本研究學系辦公室走廊,不時從一扇扇半敞的門後,聽到細聲細氣的日語聊天聲,偶爾還夾帶著一串活潑的笑聲,最平常最普通不過的氣氛中,卻生出最讓人心安的寧靜。

 「我們做日本研究的人都不擔心。我有同事明天會去東京,我過兩個星期也要去大阪,還計劃5月去沖繩游水。其實日本受災在東北部,但關西、九州、沖繩等完全沒受影響。我覺得即便是一種姿態,我也要支持日本,去日本消費。」

 吳偉明語氣有些激動,「311地震」後,他不斷收到傳媒約訪的電話,關於地震,作為日本文化思想史的學者,他也真的有話要講。

沒有說的日本真相

 每日起床後,吳偉明都要讀日本的幾份大報,《朝日》、《讀賣》、《日經新聞》,還要上網瀏覽和追蹤相關新聞,家裡還安裝有線看NHK。「地震後每日的工作就是以看NHK為主,資訊會比較正確。」他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日本災區的朋友得知他們相安無事,也與在東京的朋友保持聯絡,後者全都堅守崗位,相比本地報章和大眾主流媒體日日翻播的災難現場,他對「末世恐慌」的論調既非常反感,也有些不甘。「大家知不知道,在災區福島、仙台這些地方的秩序在慢慢恢復,水電開始供應,食物也多了起來,機場重開。這些都沒有人報,大家只關注今日第幾號機組爆炸,或者核輻射指數又上升了多少。」

 80年代他赴日本筑波大學留學,親身經歷過地震。20多歲的小伙子,對一切都感新鮮,輕微的地震都能讓他興奮,直到一次在市立大會堂聽音樂會,一場5.5級的地震讓他嚇傻了眼。「我看到天花板左右搖晃得厲害,如果掉下一塊來都必死無疑。幸好那棟建築十分現代,最後沒有事情,可回到家裡就比較慘,書啊、生活用具把整個家砸爛。」但那時已見識了日本人的冷靜和訓練有素。

 「日本人家裡平常都會放一個袋子,有手電筒、快餐食物、藥品之類,逃命的時候就拿著這個袋子走。」

 他本科在中文大學修讀歷史,別人關心中國的文化出路和未來走向,紛紛報讀中國史,他也關心中國的文化出路和未來方向,卻選擇研究鄰國日本,期望角度客觀,通過日本反觀中國。「大學3年級去日本參加為期2周的訪問團,大開眼界,我們14名團員中,大部分人後來的人生都和日本拉上了關係,有人去日本工作,有人和日本人組成家庭。」

學術流行兩隻手

 他太太是日本大阪人,性格豪爽,「地震發生時,她沒有恐慌,我也沒有給外母家打過電話,知道沒事,不想刻意煩擾。」吳偉明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中國易學在日本德川時代被本地化的過程,研究主題是日本人,2000年被全美圖書館書協會選為「年度優異學術著作」。兩年前出版修訂的中譯本,書名被出版社編輯改為《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從主動變成被動,從主體變成客體,雖然只是細微差異,視角卻完全不同。「說明現在中國的學界這麼多年來,對日本的研究態度沒有發生變化,一路都是從中國看日本 ,睜開一隻眼,同時卻閉上另一隻眼。」

 他說,80年代至90年代是海外日本研究的盛世,日本經濟的騰飛成為各國爭相尋找成功秘訣的著眼點,「學的東西也很實際,比如日文、企業管理等。最近10年,雖然日本經濟走向低迷,但學界熱潮未退,並轉向日本的流行文化研究。」

 吳偉明1998年開課教授日本流行文化相關的主題,講流行歌曲、日本動漫、電影等,學生最多時超過500人。不全是研究環境的影響,他也放置了個人興趣。2005年5月他因受到學系動漫畫研究社的影響,開了個人博客「知日部屋」,以「哈日反日不如知日」為宗旨,除了分享動漫同好的興趣,也希望提供認識和理性討論日本的平台,於他自己,更成為工作之餘減壓的場所。主題涉及日本的創意工業、同人志漫畫等,短短一年中,博客的造訪已達到160萬人次,文章累積超過500多篇,而且有多間出版社主動叩門,要求將博文出書,結果有了《知日部屋——吳偉明日本文化隨筆》以及《東京暴走搜查線》的誕生。

審美距離

 熱鬧的還有憤青的叫罵,甚至還發出死亡威脅,各種投訴信都讓他看到了社會的道德空間的僵死。

 美國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在戰後受政府委任,曾寫下研究專著《菊與刀》,成為西方理解日本的開山經典。「那時二戰剛結束,把日本當敵人來看,盡可能收集所謂的匪情,到第二個階段則把日本看成英雄模範,人人都去討教。現在是第三階段,日本既不是敵人,也不是英雄,角色也不清楚了。」

 儘管每年都會固定去日本多次,也覺得與日本緣分甚深,但吳偉明對日本仍然保持客觀。「該罵的時候就罵,該讚揚的時候就會讚揚。」生活上,他不覺得自己「日化」。「反而我更喜歡生活在美國,自由自在。日本社會始終還是壓力太大,人際關係比較複雜。不是日本人在日本社會會比較辛苦。」

 與自己的最愛保持審美距離,難道不是對文化最大的尊重麼?

相關新聞
香港公民教育之迷思 (圖)
回歸原始 純天然藝術品 (圖)
《原始刻劃.當代雕塑》立體藝術作品展覽
吳偉明 大地震後更應知日 (圖)
當80後藝術家齊興華遇上3D地畫 (圖)
微語錄
百家廊:老鄰居的故事 (圖)
翠袖乾坤:舊書滋味似河豚
海闊天空:積極看人生
琴台客聚:殘殺掠財
生活語絲:守株待兔
隨想國:後 手
獨家風景:相愛不會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