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說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蒲葵扇。網上圖片

文:青 絲

 現代生活,空調和電扇是人們夏日祛暑降溫的主要用具,過去那種人手一把蒲葵扇,一邊驅蚊搧涼,一邊聊天講古的場景是越來越少見了。算起來,扇子在中國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遠古時期的先民在生產勞動中,就已經用竹或羽毛製成扇子,用於搧風取涼。在記敘周代禮儀制度的《儀禮》裡,就有「笠、翣」幾種用具,唐代學者賈公彥疏曰:「笠者所以御暑,翣者所以招涼。」翣就是扇子。炎炎夏日之中,頭戴斗笠防曬,手持扇子招風取涼,是當時的士大夫的標準禮儀。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了漢代。《淮南子.說林》曰:「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箑是以薄竹片或羽毛編成的扇子,乃是人們夏日須臾不可離手的涼友。當時的一些名士,貴於名行,崇尚清談高論,為了使自己顯得更為瀟灑閒適,態度從容典雅,即使冬日裡也是手持一柄鳥羽做成的扇子,「黼幃翹彩雉,波扇畫文鰩」成為了一種時尚。羽扇和綸巾一道,都是江左夷吾用於顯示風度氣派的道具。而且扇不離手,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在不想讓他人看見時,可用於障面。《漢書.張敞傳》曰:「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京兆尹張敞為妻子畫眉,長安人稱張京兆眉撫,張敞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每日散衙,騎馬經過繁華地段,就用扇子遮面,不讓他人認出自己。

 隨著絲織業的繁榮興盛,質地輕軟細滑、上有紋彩圖案的絲織物也被應用於扇子製作。以名貴材料為扇骨,綾羅綢緞為扇面的圓形團扇,搧動時能散發出幽幽的清香,深受貴族婦女的喜愛。因這種扇子精美華貴,非常人所能消費,多用於帝王宮內,故又稱為「宮扇」。加長扇柄的宮扇,與旗幟、黃傘等儀仗一道,都是帝王出行時的禮儀用具。宋代的時候,摺扇從日本傳入,很快就成為了公子王孫、墨客文人、乃至行商坐賈用於標榜生活趣味和身份地位的掌中玩物。摺扇是用竹、木、象牙等材料做成骨架,再糊上紙張或絲絹,可以摺疊,上面題寫詩文或畫作,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一直是情趣高逸、品位高雅的象徵。

 而在戲曲藝術當中,摺扇也是表現風雅人物的重要行頭。如扮演風流儒雅的貴介公子,就是由一個拿著摺扇、不戴鬍子的年輕小生表現,以此彰顯該角色的風流才情。另在說書藝術裡,不論是演述歷史、俠義或神怪故事,表演者手中的扇子和醒木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與此同時,團扇也逐漸在民間普及,「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成為了一道生活美景。歐陽修詞云:「春山斂黛低歌扇,暫解吳鉤登祖宴。」歌女們也時常手持團扇作為表演用具,持以掩面,相映成美。另外,歌女手中的團扇還有一個功能,上書自己會唱的歌曲目錄,可令人一目了然。北宋晏幾道的《鷓鴣天》詞云:「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風」就是寫在團扇上的歌曲目錄。

 最為市井化的扇子是以蒲葵葉壓製而成的扇子,稱為「蒲扇」或「葵扇」。由於蒲葵扇的風大,且又價廉耐用,為民間百姓所樂用。數百年來,人們夏天手持一把蒲葵扇掃塵、驅蚊、招涼,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景象。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曰:「蒲葵風最美,勝於他扇,患熱中暑者,以蒲葵扇燒灰調水飲之,立解。」當然了,這種用蒲葵扇燒灰兌水飲用,能夠醫治中暑的偏方,乃是建立在蒲葵扇風大清涼、可解暑熱的基礎上,是想當然的說法,並無實際的根據。

 如今,人們已經習慣於從電器裡獲取清涼,許多家庭裡已找不到扇子的身影,即使有,也大多是一種略顯多餘的擺設。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扇子會徹底地成為歷史,成為一種人們在回憶往日生活時才會提起的古老事物。

相關新聞
尋找傑出男兒系列(一) (圖)
Card Game賽場上的魔幻人生 玩遊戲是終身職業 (圖)
悠揚樂聲中尋找神童 (圖)
日本文化的兩個極端 從京都藝術到拖鞋乒乓 (圖)
「海港城.細味京都」展覽: (圖)
歷史與空間:「湯沈之爭」與清中葉崑劇的衰落 (圖)
遊蹤:漫步鹿兒島 (圖)
文化觀察:「日本張愛玲」的愛情物證 (圖)
文化觀察:說扇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