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識香港——聽陳冠中講香港的形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陳冠中

 香港作家陳冠中現在旅居北京,鮮有出席公眾活動。而他4月初在廣州方所文化做講座,來了一幫文藝青年,好多都站著聽完近3個小時的演講。記者也看到其中有來自香港的青年,他們來聽陳先生講香港不為人知的歷史,以及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文:香港文匯報 記者 顧一丹 廣州報道

 香港早有文明。「香港」這個名字從哪裡來,是不是傳說中由於運香料而來,其實並無確認。陳冠中說,香港在英國殖民之前,並不是大家常認為的荒蕪漁村。「在漢唐之後,香港已經是華夏文化的地方,不是荒蕪之地,宋朝時期,香港已經有幾十個書院。」而「Hong Kong」這個發音的名字早已有之,只不過是英人來了之後才有了公開記錄。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講座一開始,陳冠中就說他不認同香港被貼上的許多標籤。比如最廣為人知的「文化沙漠」,或者「殖民文化」。「其實英國沒有想把中國人變成英國人,所以一開始有種族隔離政策。比如半山香港人不能居住等等。」英國人不想管中國人,就派了一個官階極低的華人來管理。這恰恰使得香港很好地保留了華人文化,這跟其他英屬殖民地不同,香港是「海港殖民地」。「當時的香港就擁有很多種語文雜誌,包括藏文。日本明治維新之前七次去西洋取經都是先來香港,甚至成立翻譯館專門翻譯香港的中國報章,所以這種標籤是不對的。」陳冠中說。

 「在20世紀初,香港已經有300家中文學校,中文教育從沒斷過。現實的多文化主義在香港出現。」20年代,中國已經過新文化運動,即五四運動,而此時的香港港督極力推動國學,請了很多清朝的遺老遺少到香港講經。這個行為魯迅在1925年在香港青年會演講時大罵,說香港唱老調子,把中國人的思想停留在以前。魯迅等人推的是民國新文化,包括反殖民主義,民主自由等等,但香港到30年代的各種小說書寫仍用文言文。香港大學中文系曾請老先生來講經,直到1933年才成立了現代意義的漢學系。

 在陳冠中眼中,香港的20年代非常精彩。「當時在中國有事情的時候,很多人逃到香港,在香港著書立說。例如王韜,本是清朝通緝犯,在香港做《循環日報》,宣傳改革變法。沒有他就沒有康梁。」

香港主體如何形成

 陳冠中拿廣州與香港做對比。「當時所有香港的罷工,工人都是進去廣州,在廣州受到很好的招待,受到廣州人的禮遇。幾次大的罷工,都是靠廣州的資源,讓香港人緩衝一下。例如1925年省港大罷工,當時香港人口20萬,參加罷工25萬。上海的罷工四個月停了,而香港罷工長達16個月,社會完全癱瘓。」可見,那時的香港訴求並不單單是反殖民,而已經包括普遍選舉,降低房租等要求。香港人也要求自治,但是英國政府並不同意。

 至於香港身份,陳冠中認為,是在80年代發生,他列舉了不少數字,「1937年,抗戰爆發,幾十萬人逃到了香港,大約有十幾萬上海人。因而,在37到41年間,香港首度成為全中國的文化中心。人口達到160萬人,這個數字在45年降到60萬,到1951年又升至220萬人。香港在61年已經達到小康社會,工業已經非常發達,50、60年代香港出現嬰兒潮。」「香港」的出現就跟這批嬰兒潮有關。

 70年文革後期一直到80年代,內地大概有100萬人來到香港,這是香港另外一個人口潮。這群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技術,對香港後來的勞工工業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時香港經濟起飛,嬰兒潮一代長大,對內地沒有感情,不能認同。當時出了一部電視劇,出現了一個內地角色阿燦。那時候對新移民非常緊張,那時候已經不叫『胞』,而是非法移民。」

 陳冠中說,除了客觀原因上的經濟反差造成身份難以認同,文化上的差異也越來越大。他舉了英國甲殼蟲樂隊64年訪問香港一事說明。當時的香港年輕人留長髮穿牛仔褲,而同代內地則開始文革。兩地形成史上最大的文化反差。香港當時有一份《中國學生週報》,而1965年昆南創辦了《香港青年週報》,發刊詞直接說為什麼叫中國學生,應該叫香港青年。這應該是最早在文化界提出以香港做主體的。這一代年輕人面臨了身份的困惑。「就我自身的經歷而言,我年輕時出去讀書,拿的是英國護照,到海關時就排隊排英國人,而見到海關官員,他卻又讓我去排外國人那列。」

 陳冠中最後說,身份是一個And,而不是Neither Nor。比如廣東人是中國人也是廣東人,香港也應該如此。他提出希望粵港兩地建立新的身份認同,也呼籲香港人看到近十年內香港的進步,而莫過分強調政治的負面,「例如西九龍的建設,這對香港的國際形象有很好的提升。」

相關新聞
重識香港——聽陳冠中講香港的形成 (圖)
N城記:上海/北京•少談主義
要刊書事:Newsweek《新聞周刊》 16/04: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20/04: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18/04: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14/04-20/04: (圖)
歷史與空間:燈節,在台北 (圖)
古今講台:蝴蝶的家
古典瞬間:漢代的民謠
豆棚閒話:男人的危機
來鴻:好景正在回首時 (圖)
百家廊:養 身 從養心開始 (圖)
翠袖乾坤:陶大宇主動伸冤了
天言知玄:安樂死?
琴台客聚:潘受的人文風流
杜亦有道:依莎貝是好人
隨想國:後與後
路地觀察:X男的心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