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舞台上的聲音,除演員的歌聲外,還有樂隊器發出的聲音。對音響控制員來說,傳統粵劇樂隊的混音是一項難度極高的挑戰,因為粵劇樂隊高、中、低音樂器發出的聲音音量大小不一,須靠調音台平衡樂器的音量,故此咪高峰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看過六、七十年代在香港電台錄音室拍攝的粵曲錄音現場照片,當時頭架和歌者各置獨立的咪高峰收音,樂隊則靠一支主咪收錄樂器的聲音。由於只用一支咪,樂器就必須根據音量的大小決定它與咪高峰的遠近,像中胡音量較小,須放置在靠近咪高峰的位置;鑼鈸聲音響亮,便安置在遠離咪高峰的地方。這種收音形式主要靠樂器的位置來平衡樂器的音量,優點是富現場感,但音響控制員就沒法通過調音台調校每一件樂器的音量。
現時,音響控制員會為每一件樂器提供一支咪高峰,然後他可以通過調音台控制音量和進行混音,樂器音量的大小由音響控制員控制。但鑼鈸是音響控制員最頭痛的樂器,因為在千多位的劇院裡,鑼鈸的聲音根本不用通過咪高峰已經可以響遍每一角落;就算把它放在舞台側翼較後的位置,它的聲音也會走進其他的咪高峰。有一次,我邀請一個從沒看過大戲的同事到西灣河文娛中心看戲,當晚由珠海粵劇團演《黃飛虎反五關》。看不到半場,該同事已經向我表示半場休息時,他要先離去,因為鑼鈸的聲浪使他頭疼不矣!為了控制鑼鈸發出的聲浪,但又要觀眾看到掌板的演出,我想出用膠片把擊樂樂手圍起來的辦法;樂隊的位置在舞台前的樂池,便不能使用這個方法,因為我們不能把樂師放在一個沒有新鮮空氣的密封透明箱裡。
寫到這處,我忽然想起數年前中大陳守仁教授製作青春版《帝女花》,他為了讓觀眾聽到演員和樂器的「原聲」,決定演出時不用咪高峰收音,所有聲音都來自舞台,不是來自喇叭。結果是演員聲量小,坐得稍遠的觀眾只能隱約聽到演員的歌聲,各種樂器的音量也不調和,低音絃樂器壓到高、中音絃樂器,敲擊樂器一響,其他樂器便變得「聲細細」。所以到了今天,無論是演唱或是樂器伴奏,已經是「無咪不和了」。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