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防禦颱風,沙袋已更換為模袋混凝土保護島壁。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廣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廣珍 珠海報道)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於本月初正式生產,港珠澳大橋工程又迎來關鍵性節點。大橋西人工島暗埋段14日正式開始混凝土澆築,是次澆築段為島上段隧道與首節沉管對接的重要部位,是實現島隧轉換的關鍵環節。中交股份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林鳴介紹,目前島隧工程總體按計劃順利推進,約完成逾30%的工作量。
據悉,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在建的最長跨海通道,連接港珠澳三地,於2016年建成通車。其中島隧工程是大橋工程的施工控制性工程,由沉管隧道、東西人工島三大部分組成,合同工期63個月,為2010年12月至2016年3月。島隧工程共有四大「戰役」:東西人工島成島、首節沉管的安裝、最後一節管節的安裝、整個島隧工程的完工。
島隧轉換關鍵部位澆築
西人工島暗埋段分為CW1、CW2兩個節段,其中CW1段長23.8米、CW2段長28米,分四次澆築。是次澆築的是CW1段,是島上段隧道首節管節,將於島外的沉管對接,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現島隧轉換的關鍵性節段。上述部門副總經理關秋楓表示,CW1段的澆築是整個島隧工程一個關鍵性節點,對整體工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日後所有的沉管都是與這個來對接,它的重要性類似搭積木時的最底層部分,所以對端頭的精度控制非常高,具體來說採取雙控,整體的平整度誤差需控制在5毫米,1米範圍內的誤差需控制在1毫米。
關秋楓稱,惡劣的天氣比如颱風是目前施工面臨最大的困難,不僅破壞結構,還延誤工期,又無法阻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