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陵南祠同問祖 海內海外共尋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壬辰(2012)年重陽浙江縉雲舉行黃帝祭祀大典

2012年10月23日重陽節上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縉雲軒轅黃帝祭典活動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際民俗攝影創作基地—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仙都風景區隆重舉行。海內外近萬名炎黃子孫虔誠相聚,以「禘禮」的規格,結合縉雲當地的傳統民俗,在仙都黃帝祠宇共同祭奠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忠成

九九重陽,上午9時50分,在寓意黃帝「九五之尊」的時刻,祭祀典禮正式開始。全體參祭人員身披黃色圍巾,在黃帝祠宇祭祀大院裡肅立。現場擊鼓34響,撞鐘15響,分別代表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全世界15億炎黃子孫。在古樂聲中,主祭團浣手向軒轅黃帝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恭獻三牲、五穀、美酒等祭品。主祭司在前殿宣讀祭文,表達了對軒轅黃帝的崇高敬意,全體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像三鞠躬行禮。隨後,在樂舞鈴響鼎湖、盛世霓裳、龍騰仙都三個樂章裡祭典活動達到高潮。

縉雲仙都是傳說中黃帝御龍飛升之地,目前,已與陝西黃陵的黃帝墓葬地、河南新鄭的黃帝出生地一起形成了黃帝文化「金三角」。縉雲仙都黃帝祠宇已是中國南方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和軒轅黃帝的祭祀中心,祭祀軒轅黃帝歷史悠久,與陝西黃帝陵形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陝西省黃陵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賀志剛也參與此次祭祀,南北之間形成黃帝文化研究傳承的互動交流。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每年舉辦兩次祭祀軒轅黃帝大典,分別在清明節和重陽節,1998年以來迄今已28次。年份每逢以3、6、9陽數結尾時黃帝祠宇都會舉行大祭,今年屬於小祭。2011年5月,縉雲軒轅黃帝祭典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問祖的重要場所。此次,17位港澳同胞專程趕到黃帝祭祀大典祭祖。其中,中華呂祖謙學術研究會秘書長,台胞呂松壽表示:「弘揚黃帝文化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親和力和感召力,對於進一步增強海峽兩岸同根共源共識、加強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能發揮積極作用。」

軒轅黃帝祭典符合中國傳統禮儀,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為社會各階層所重視。本次大典的「民祭」特色,為各個社會階層與社會團體的祭祀活動設計安排了不同的祭祀內容,在祭典以後,舉辦了縉雲招商引資推介會、百家旅行社聚焦縉雲旅遊——區域旅遊合作簽約儀式、縉雲休閒養生經濟講座、婺劇品會場、縉雲特色小吃品評會、知名作家縉雲采風行、百名驢友探秘仙都火山等活動,展示了浙江省麗水市「秀山麗水、養生福地」、「中國生態第一市」的形象,進一步推廣了縉雲休閒養生和旅遊觀光的品牌。

縉雲仙都黃帝祠宇

南方黃帝文化輻射中心

軒轅黃帝是4000多年前率領中華民族由史前蒙昧時期進入文明時期的一位傑出的氏族部落的領袖人物,因而也就成了我們現代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這一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就受到普遍認同。

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是祭奠中華民族遠古祖先的聖地,已眾所周知。人們卻不熟悉,浙江省縉雲縣仙都的鼎湖峰為傳說中的黃帝鑄鼎升天之地,峰下黃帝祠宇為江南各地歷代官民祭祀黃帝之場所。

黃帝祠宇位於仙都風景區內,始建於東晉,盛於唐朝,唐代書法家李陽冰為縉雲令時題小篆「黃帝祠宇」,明末毀於戰火,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早在春秋時期,仙都就與黃山、廬山並列為軒轅黃帝的「三大行宮」。仙都黃帝祠宇與陝西黃帝陵遙相呼應,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南方黃帝文化輻射中心和祭祀中心。

「緒雲」一詞,史載是黃帝的名號與封地,唐武周萬歲登封元年(696)建縣,名縉雲縣。北陵南祠,是歷史的真實,極大地豐富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黃帝文化的內涵。縉雲的黃帝文化十分豐富,諸如始祖軒轅在此鑄鼎煉丹、觴敬百神、駕龍升天、鬚墜生草的神奇傳說數不勝數,更有黃帝氏族部落物化的遺跡。經過考古與論證,大量的史料證實縉雲是黃帝文化在南方流傳的中心。

《史記正義》說,黃帝「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縉雲氏是黃帝時代的一個氏族。而黃帝文化又是如何從中原帶入南方的呢?

有學者考證,縉雲氏這一支在堯舜時代主張世襲制,反對舜繼堯位,與當時主流勢力衝突,被迫離開中原遷徙到長江以南。遷徙到江南的縉雲氏把黃帝傳說帶到江南,是中國南方有黃帝文化的開始。黃帝的傳說在南方流傳很廣,不限於今天的縉雲地區。但是,今天的縉雲是南方黃帝文化流傳的中心。

黃帝文化在此源遠流長。仙都之景峰岩奇絕,長松秀嶺,九曲練溪,漁舟晚唱;百里畫廊,石刻精湛;山水飄逸,雲霧繚繞。尤以鼎湖丹峰為仙都第一標誌,狀如春筍,一柱擎天,峰巔蒼松翠柏,鬱鬱蔥蔥,中有天然小湖,四季不竭。鼎湖峰也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高大柱石,素存「天下第一峰」之稱。唐代詩人白居易遊於仙都,感懷黃帝傳說,作詩道:

「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巍。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婺劇鬥戲 祭祀軒轅

縉雲素有婺劇大縣之美譽。10月21日至23日,在壬辰重陽節軒轅黃帝祭祀大典活動期間,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火車站廣場上兩台婺劇民間斗台連續演出兩天三夜。

婺劇品會場是2012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縉雲軒轅黃帝祭奠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以民間鬥台的形式演出,從不同角度搭建戲台,請來了兩個縉雲縣民營劇團同時演出。兩台好戲同時登場,鑼鼓鏗鏘,觀眾可以擇優而選,這種民間鬥台的演出形式吸引了上千觀眾駐足觀賞。

婺劇源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浙江第二大劇種,素有「徽戲的正宗、京劇的師祖」之稱。縉雲縣是婺劇發展的繁榮之地,婺劇在這裡也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到目前,縉雲縣在文化部登記註冊的民營婺劇團有16個,這些劇團常年在外演出,每個劇團年演出場次在500—600場左右,觀看群眾達到50多萬人次,這些婺劇團年創造收入5000多萬元,不僅提升了縉雲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更加豐富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民俗節慶與民間戲曲是密不可分的,往往依托民俗節慶而將民間戲曲變成一個集體參與的群眾性活動。每逢軒轅黃帝祭祀大典,婺劇演員的登台鬥唱都是縉雲一道濃墨重彩的風景線。

黃帝傳說與縉雲美食

遠古相傳,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仙都風景區的鼎湖峰是黃帝鑄鼎煉丹之地,正當丹藥滿九九八十一天時,黃帝與眾賢共享丹藥御龍飛升,此時,龍之鬍鬚墜落溪上,幻化做了擎天玉柱——鼎湖峰。

10月22、23日,縉雲首屆特色小吃品評會借軒轅黃帝祭祀大典的東風,在縉雲火車站前大擺美食宴,展示當地傳統小吃。有意思的是,這些傳統美食的背後有著一個個與黃帝傳說有關的故事。

縉雲燒餅歷史悠久,世代傳承,久負盛名。相傳,縉雲燒餅是軒轅黃帝發明,並流傳的。當年軒轅黃帝在鼎湖峰鑄鼎煉丹之時,日夜值守,餓時就和個麵團,貼在煉丹爐內壁烤著吃,味美飄香。直到黃帝御龍飛天,做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縉雲民間百姓仿照煉丹爐,造出了木製「土爐膽」桶形烤爐,學著軒轅氏燒餅。久而久之,聰明的縉雲人在土麵裡加入了霉乾菜與蔥肉餡,包製、壓扁、塗糖油、灑芝麻,成為今天名聲在外的縉雲最著名的美食。

縉雲索麵相傳是黃帝在鼎湖峰煉丹時,同時向縉雲百姓傳播了中原文明,為了禮待黃帝,縉雲老百姓為黃帝君臣親自獻上了自製的索麵。黃帝吃後,滿口清香,連聲讚歎:「爽,爽,爽!」借黃帝金口,縉雲人將「索麵」,索性改作了「爽麵」。也因黃帝飛昇成仙,縉雲索麵便寓意著上壽洪福。索麵更是縉雲人款待貴賓、壽誕喜慶首選的珍饈美饌。

縉雲柴灰粽是縉雲傳統土特產之一,其加工方法獨特,採用特有的柴灰汁浸泡糯米製作而成。傳說中,黃帝飛昇之後,煉丹用的鼎爐下留下了許多柴灰,縉雲人不捨得丟掉,紛紛抱回了家中,讓粽子浸泡其中並吃掉,以祈求黃帝福澤庇佑,不想竟發現柴灰泡過的粽子更加美味。如今的縉雲柴灰粽用葉玉柴和硬殼臼柴浸汁而成,翠綠的箬葉,金黃的心,還帶著淳淳灰汁的香,使粽子色香味俱全。

相關新聞
北陵南祠同問祖 海內海外共尋根 (2012-10-29) (圖)
TIPS: (2012-10-29) (圖)
河陽古民居:一個村莊的史詩 (2012-09-30) (圖)
河陽:古村落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的實驗區 (2012-09-30) (圖)
仙都:走入活著的南宋山水畫 (2012-09-29) (圖)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德清篇 (2012-09-18) (圖)
《德清嫂》一部蘊涵道德基因的東方莎翁劇 (2012-09-18) (圖)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縉雲篇 (2012-08-22) (圖)
浙江婺促會 服務草根文化 傳承「百戲之祖」 (2012-08-22) (圖)
德清篇 (2012-08-15) (圖)
道德大戲《德清嫂》頌大美大愛人間新風 (2012-08-15) (圖)
浙江經濟文化力量桐廬篇 (2012-07-13) (圖)
《新富春山居圖》再繪桐廬美景 (2012-07-13) (圖)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桐廬篇 (2012-07-12) (圖)
瀟灑桐廬《富春山居圖》實景地 (2012-07-12) (圖)
紅燈籠 (2012-07-12) (圖)
瑤琳仙境 (2012-07-12) (圖)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桐廬篇 (2012-07-11) (圖)
富春山在桐廬 (2012-07-11) (圖)
桐君山與放馬洲 (2012-07-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浙江經濟 文化力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