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京劇六講》 作者:孔在齊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 定價:港幣98元
文:孔在齊
自從徽班進京(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來自南方的徽班,從其他在京城演出的各地的戲班如崑劇、梆子等的藝術中汲取了營養而逐漸形成了京劇。接著大城市的物質條件比較好了,於是隔開前台和後台的那個幕也較為講究而用了綢布,由素色發展到加了刺繡。這塊幕使舞台美化了,而用的料子也有反射聲音的作用,使台下的觀眾對台上演員的唱和唸白,都能聽得較為清楚。不過,這塊講究的幕還是保存著當初的形式,就是兩旁各開一個掛著一塊門簾遮住的出入口,以供演員上下場之用,照舊還是由工作人員擔任把門簾掀開和放下。
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等大都市已經有了新式舞台,但是舞台後部還是掛上一塊幕,稱為堂幕或者台幔,一般稱它為「守舊」。就是遵守舊的傳統。而且,一般演出還是在演員出場時由工作人員掀起門簾。為什麼呢?因為演員出場叫「亮相」,此時最要精神飽滿,身上臉上都是戲,在鑼鼓的高潮中,擺出一個最好的姿勢,猛然出現在觀眾面前,贏得一個滿堂彩(叫做「碰頭好」)。在新式舞台上,演員沒有出場,坐在側邊的觀眾往往已經看到還未出場的演員,因而使出場時的亮相失去了門簾及時掀起的那份刺激。還好,許多好演員想出一個補救的方法,就是在鑼鼓聲中一個箭步竄到出場的位置亮相,同時由司鼓者改變一下出場的鑼鼓點子來配合這個台步,保持了精彩。
目前的京劇,幾乎全部在新式舞台上演出,演員和觀眾都已經習慣了。新式舞台的優點之一,是在演角色眾多的武戲的時候,許多將官要出場入場,甚至許多演員要翻跟斗出場,掀門簾就不那麼方便,於是有兩塊門簾的守舊就漸漸淘汰了。但是,京劇因為並不需要轉換佈景,所以這塊稱為守舊的大帷幕還是被保留到今天,而它仍舊起著可以代表一切場合的背景的作用。說京劇的佈景不美嗎?不需要佈景,正是京劇的特色。
京劇主要的佈景稱為守舊,意味著京劇的演出,都要遵從一定的規矩,因此服裝、道具等雖然都講究了,但是都必須有一套準則。以服裝來說,它們的顏色就有嚴格的規定,京劇有一個原則,就是「寧穿破,不穿錯」,意思是什麼角色該穿什麼顏色的服裝,即使那個顏色的衣服已經很破舊了,也絕對不容許穿另外一件不破但是顏色錯的衣服。關於服裝的顏色如何規定,留待以後再講,現在先談一下道具。
「一桌二椅」的道具美學
京劇寫意不寫實,所以不必要有真實的道具。桌子和椅子都是一個樣子,桌子加一桌帷、椅子加一個椅帔,不論什麼朝代都是一個格式,例如漢朝人們席地而坐,但項羽、劉邦都坐在椅子上。服裝則不論春秋戰國或者清朝的人,都一列穿明朝的式樣,但是明朝以前由丑角扮演的某些人物,卻有穿清朝服裝的,那明明具有貶意,然而清朝的滿人官員甚至慈禧太后都並不在意。因為那是演戲,用現代話來講,是表演者享有創作自由。
作為道具,桌子和椅子的功效真是大得很。一張桌子可以代表一座山,當一位英雄正在行走或騎馬奔馳時,忽然聽到後面有人馬喧嚷之聲,便說「待我登高一望」,接著就站到舞台後方的一張桌子上,向下觀看,此時舞台上就有人物或者大隊軍士經過,於是他就跳下桌子,說「待我趕上前去」,就此下場,下一場就接著演下去,而觀眾也看得十分明白。
又如一張桌子斜放在舞台上,兩端各放一張椅子,就是一口井或者一座橋,演員們在台上繞一圈,同時由舞台工作人員(這個行當叫「檢場」)放好桌椅,他們一一踏上椅子,接著跨上桌子,從另一端的椅子下場,就是過橋而去了。像《長阪坡》中曹操手下的大將張郃追趕劉備的妻子、懷中抱著兒子阿斗的糜夫人,兩個人一前一後跑圓場,張郃放箭射中糜夫人腿部,於是她一步一拐地逃到斷牆處暫避,此時趙雲趕到,糜夫人因為自己不能行走,便把兒子放在地下,自己跳井而死。這口井就是由椅子構成。又如同一齣戲中的張飛,守在由兩張椅子和一張桌子構成的橋上,看見趙雲救了阿斗來到,就讓趙雲過橋,接著曹操追兵來到,張飛站在橋上把他們嚇退之後,便吩咐說:「拆去橋樑!」於是龍套們做出拆橋的象徵動作,而檢場就把椅子和桌子搬走。以上場次的劇情正進行的很緊張,張郃追趕糜夫人到她跳井,以及趙雲過橋,張飛拆橋,追兵就到,都是間不容髮、一氣呵成。這一方面是因為跑圓場就可以表示時空轉換,道具簡單而搬動快捷,充分發揮了京劇的特點。但是如今的演出,因為道具要做成一口井及一座橋,又要廢除檢場,於是便在緊要關頭為了安放及搬走道具,幾次閉幕、開幕,破壞了整個演出的戲劇性。
檢場的重要角色
這裡附帶提一下,自古至今,戲劇不論東方西方,素來都是由檢場當著觀眾面搬動道具,而觀眾並不覺得不妥的。可惜的是,1950年代時,有些人要改良京劇,提出「淨化舞台」,從而廢除了檢場。於是追兵正在急急追趕,那位英雄要登高一望,就得閉幕,等幕後工作人員放好一座假山,再開幕,讓英雄出場;等到他跳下山來,唸完了「待我趕上前去」,又要閉幕,讓工作人員在幕後搬掉桌子,再拉開幕,後面追兵才來,把緊張的時間都割裂了。至於《長阪坡》也是為了搭橋和拆橋,必須閉幕、開幕、再閉幕、再開幕,一場緊張的戲,便變成幾截!
檢場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配合台上演員的演出。最簡單的說,當舞台上的角色站著的時候因為病或者氣憤過度而氣絕而亡時,一般是在鑼鼓配合下,向左右兩邊步履不穩地各走幾步,接著抖動鬍鬚、兩眼翻白,身子漸漸向後倒下。如果劇情需要演員展示硬功夫,他就直挺挺地摔下去,稱為「摔殭屍」。凡是看過1960年代北京京劇團在香港大會堂演出《趙氏孤兒》的觀眾應該都記得,當馬連良飾演的程嬰對譚元壽飾演的兒子說明他就是趙氏孤兒時,譚元壽聽了大受刺激,忽然直挺挺向後倒下,「彭」的一聲摔在地下,把全院觀眾都嚇了一跳,這就是「摔殭屍」的硬功夫。但是,一般角色不必作這個表演。而是在演員慢慢向後彎下身子而正要直挺挺地倒下去的那一瞬間,檢場剛好拿一個小小的墊子,托住演員的後頸部,幫他像殭屍那樣倒下。現在廢除了檢場,演員只能向後仰了好半天,再彎腰一屁股坐下來,那個模樣美觀固然談不上了,可能還會讓觀眾以為他/她沒有真功夫而不滿呢。
再舉一個例子。在《連營寨》中,劉備被陸遜一場大火,燒掉七百里營寨,他自己也被困火海中而左跌右仆,最後倒在火焰中,幸虧趙子龍及時來到,才救了他出險。在以前,劉備撲火的一場是「戲肉」,因為檢場者配合劇情以及劉備的表演,在他身旁用松香末撒出不同的火花,名堂有「月亮門」、「連珠炮」、「過橋」、「托塔」等,而劉備則在鑼鼓節奏中隨著火焰跌仆以及表演各種身段。但是在廢除檢場後,台上沒有了火,只見劉備一個人在那裡無緣無故地翻跟斗和跌扑,令一般觀眾莫名其妙!同樣的情形出現在《三本鐵公雞》中。這個戲的高潮是火燒向榮(一般稱為向大人),在這場戲中,向大人幾乎在火窟中喪生,他也像《連營寨》中的劉備那樣要翻跟斗撲火,沒有了檢場那個放火的配合,這場戲便完全失去意義了!
在這裡令人想到日本的木偶戲,正確的名稱叫文樂。它被日本政府規定為「國家文化財」,演出時舞台上每一個比真人略小的木偶,由三個黑衣蒙面的人操控,如果台上有三個木偶,那就另外有九個蒙面人和木偶們一同走來走去,如果要「淨化舞台」,那這個「文化財」還能保存嗎? ■節選自《京劇六講》
注:文中小標題由編輯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