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龍應台:我的香港,我的台灣 從作家到文化決策者的身份轉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九個月前,她離開香港,去擔任台灣文化部最高的決策者。

 九個月後,她回到香港,以公務員的身份考察這裡的文化環境,短短七日,片刻停留,身份轉換,心境依然。

 從前的九年,她是身在香港的作家,而如今的這九個月,她是身在台灣的「文化部長」,改變的是頭銜、是外在的稱謂,不變的是對華人世界依然有夢。

 所有的努力都不必去刻意彰顯,今時今日的龍應台,暫時放下手中的筆,是為了思索更多,將文化的力量落實得更細微。而唯一不變的,是她依舊心繫香港、心繫台灣。

 香港依舊是她的香港,而台灣更從來都是她的台灣。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劉國權

 七日裡,走過的行程,其實都是此前九年中,她穿街走巷無數遍的那些路。

 只不過身為作家時,背上相機穿上球鞋,誰都不認識自己,而以公務員的身份,帶著同仁、帶著特定的問題意識來考察,印象與感觸截然不同。

 龍應台這些天走了不少地方:伙炭藝術家工作室、地下樂團live house等。幾乎每一處行程,隨行的台灣藝術家都和她有相似的感覺──香港草根藝術的表達能量,在這二十年來大幅成長,她們也會從時間表來比較,其實台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發展到這樣的程度。

 唯獨走到最後一站,龍應台和隨行的台灣人都歎為觀止,自認「這方面台灣距離得很遠,還需要很多的投入才趕得上。」

 她們的最後一站是亞洲文獻藝術庫(AAA)和香港藝術博覽會(HK Art Fair)。無論是前者的非牟利NGO運作,還是後者講生意、斤斤計較、國際型的賺錢運作,兩者的國際化程度、專業運轉和高度精準程度,都是台灣目前無法比肩的。

 華人世界,兩岸四地,不同的歷史脈絡,導致不同步的發展進程。沒有誰更先進、誰更「偉大」。龍應台認為,相對於大傳統、大敘述的「偉大」,台灣和香港都是邊陲,但她相信邊陲有邊陲的自由和優勢,正因為是邊陲,所以才有溫柔如水的力量,而這,恰恰是大傳統和大敘述所提供的一種另類幫助。

台港文化交流的意義

 過去的九年香港經驗,龍應台稱之為「受教育的過程」,她對華人世界的想像實際上也是在這裡被開發出來的,心目中對正統與邊陲的定義,因香港而徹底改變。

 她眼中的香港,正在經歷「開花」的階段。就以西九為例,2004年她初來香港時,無法理解,這麼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整個社會怎麼竟然一片寂靜,於是她在文章裡表達自己的震驚:「西九是誰的西九?」其後兩年,大批文化界人士站出來關心、討論西九的發展,再後來政府開始傾聽民意,結構規劃作出重大調整。目睹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在目睹港人自我認同和文化意識的開展。

 這次她前來香港,參觀西九文化區地盤,了解西九場館分期落成的時間表,其中預計最早落成的地標建築「戲曲中心」,剛好與台灣正在建設的文化工程中的戲曲場館,在開幕時間點上相當吻合。因而討論香港的粵劇劇團與台灣國光劇團是否可能合作、香港的粵劇文化是否可深入台灣進行在地交流,也是今次龍應台考察西九的主旨。

 她相信,香港和台灣,民間和官方,都該有更多深刻的交流。

 從2月15日上任,整整九個月,她始終在思索:「相較於香港,台灣的力量在哪裡表現出來?」台灣不具有香港「逃生門」的特質,在龍應台的形容中,「它反而是一個讓人想留下來,找一片有土的地方去種絲瓜的地方。」

 香港政府官員告訴她,台灣已變成香港人想去度幾天假的第一選擇,那麼台灣最可愛的地方在哪裡?

 龍應台說:「台灣的可愛就在於它不假裝,不用力變成甚麼樣子,大的調性上是一種文化的從容。」而她更希望以後香港人再去台灣時,手裡不只拿著一份地圖找士林夜市、找武昌街的美食,「我想以後香港的朋友到台灣,說不定可以手上有個地圖,知道台北哪條街有獨立書店,然後再到台中的獨立書店,再去淡水河邊,那裡有個只賣詩集的獨立書店——就像荷花池裡只有荷花,沒有一根雜草。」她相信,倘若港人可以這樣拿著地圖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走台灣,將會是一種不同的文化碰撞。

文化的細水長流

 龍應台心目中的文化部不是為政府做宣傳,而是幫助台灣的文學家、藝術家等文化界別人士和全世界做朋友。而身為「文化部長」,她要考慮的是怎樣可以為台灣文藝搭更多的橋樑,怎樣將資源的再分配做得更好、定位得更清楚。

 「文化部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東西,我有500位同仁在文化部本部,還有很多在博物館、交響樂團,它總共是兩千人的集體工作。」

 這九個月來,她思索了些甚麼?

 她用相機拍下台灣屏東街頭騎摩托車的一家四口,那張照片裡,最小的小女孩躲在帽子後面已經睡著了。她常常和次長、司長討論的是:「我們是資源的再分配者,納稅人的錢放在我們政府手上,然後我們去考慮資源要如何用,是全都用到大都市裡鋪著紅色地毯、掛水晶燈的那些地方嗎?那像屏東鄉下這樣一家四口,媽媽帶著三個小孩,請問她們得到的文化資源到底有多少?」

 她在思索的是:「那些資源怎樣做,才能讓那個躲在帽子後面睡著的孩子也受到文化的滋養?我們要服務的文化精英和我們的草根大眾間的關係是甚麼?」

 於是,當龍應台在和同仁開規劃會議時,她要求每一個文化官員質問自己:「我受全民之託拿著納稅人錢的時候,我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有沒有慎思明辨?我有沒有追蹤評鑒?我對不對得起住在部落深山裡的原住民小孩?」

 這就是台灣首任「文化部長」的核心思想。

 與此同時,龍應台也必須思索在一個已經運行得相當成熟的民主制度中,她這個文化部最高決策者,跟代表民意的立法委員間的關係是甚麼?當她有壓力時,到底甚麼是應該妥協的?這樣的問題是在每一個公文批示上、每一個要做的回應中,都必須進行的思路決定。她坦言:「我有時候必須要用某個比例的妥協,來換取更重大的事情,那這種判斷中,重大的事情跟不得不做的比較小的妥協,這中間比例的挑戰,每天都在進行。」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排山倒海的抉擇都在挑戰著她。而她更需要不斷思索:「在每四年換一個執政者、換一個『文化部長』的這種體制裡面,究竟怎樣能做到文化的細水長流,如何去細水長流?」

 台灣很小、很泥土,可因為各種歷史因素,龍應台認為,台灣在華人的文化傳統中反而變得比較可以用實踐去落實。「當有一個願景卻要做出來時,你會跌倒、膝蓋會流血、會做錯、會羞愧。」但台灣人更在意的是:「我的膝蓋要怎樣修補,我在最挫敗時,怎樣能有尊嚴地再向前走?」這也是龍應台對文化部的願景和期許。

 她認為整個華文世界對台灣的觀察,並不是台灣做得多好,而要看台灣在甚麼地方有所開拓,在甚麼地方摔了跤、摔倒之後又怎麼站起來。

 龍應台說:「你們可以把我當做一個民主實踐的標本。」無論台灣有多少缺陷,但在「文化部」這樣一個首次新增的政府部門之中,重視公民文化權的她,必定會以她的方式,去為她的台灣,書寫最動人的文化新篇章。

相關新聞
龍應台:我的香港,我的台灣 從作家到文化決策者的身份轉換 (2012-12-08) (圖)
《我的香港,我的台灣》講座內容節選 (2012-12-08) (圖)
陳凱歌 慈悲始於對個體的觀照 (2012-12-01) (圖)
用音樂改變世界 (2012-12-01) (圖)
務實至誠楊耀忠 透視本土文化環境 (2012-11-24) (圖)
王俊傑 音樂詩人的漫長旅程 (2012-11-24) (圖)
艾敬 以愛為名 華麗轉身 (2012-11-19) (圖)
名家說艾敬 (2012-11-19) (圖)
世界友人齊聚樂山 緬懷文化巨人郭沫若 (2012-11-19) (圖)
葉永青的快意江湖 (2012-11-17) (圖)
人物介紹: (2012-11-17) (圖)
《飛快流逝的鄉土》 (2012-11-17) (圖)
《孔雀》 (2012-11-17) (圖)
《赭石山水》 (2012-11-17) (圖)
用樂器來唱歌 (2012-11-17) (圖)
著名編劇何冀平 筆底戲夢半生情 (2012-11-10) (圖)
二十載京港兩地情 (2012-11-10) (圖)
一路走來毛俊輝 香港戲劇的推動者 (2012-11-03) (圖)
應時而動李應平:激盪台港文化對話 (2012-11-03) (圖)
詩人歐陽江河的「煉金術」 (2012-10-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