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女兒,我們在原地等你回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為了等待失散23年的女兒,張利文夫婦一直在走失點擺攤。 網上圖片

——幼女走失 父母23載不敢搬「家」

 23年前,在重慶渝中區袁家崗擺攤的張利文夫婦兩歲半的女兒走失。23年來,滄海桑田,然而為著一點縹緲的希望,為了讓女兒有朝一日還能找到回家的路,夫妻倆一直原地守在女兒失蹤的報刊亭,風雨無阻。張利文說,除了住所,這裡就是他的第二個家。   ■《重慶晚報》

 張利文和老婆嚴中禮1986年來到袁家崗友誼路附近居住,平日在街邊擺攤賣煙。

一張被單 隔斷23年母女親情

 嚴中禮清楚地記得:1990年10月14日11時,她在家門口水槽邊洗衣服。年僅兩歲半的女兒張路萍(小名萍萍)在院壩(房屋前後的平地)和另外兩個小夥伴玩。「當時壩子裡晾著被單,我和女兒剛好讓被單隔開。」嚴中禮說,自己距女兒只有兩三米的距離,還能聽見女兒笑聲。但她怎麼也沒想到,就在自己埋頭洗衣服這兩三分鐘內,女兒卻失蹤了。焦急的她到處詢問,沒人知道孩子的下落。

永不挪窩 報刊亭是第二個家

 當日張利文有事去了涪陵,接到通知後連夜包車趕回袁家崗。登尋人啟事、找電視台、報案,張利文夫妻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試了個遍。四天後,張利文收到涪陵一位老師傳來的消息:涪陵一偏遠山村的一戶人家撿到一個女孩,年齡剛好與萍萍吻合。趕了兩天路才到達目的地的張利文,最終大失所望:那女孩不是自己的女兒。

 張利文稱,1991年11月他與妻子又生了個兒子,但他們的煙攤仍設在女兒失蹤的地方。十多年前,因城市街道建設,小煙攤被禁止在此擺放。他不得不托熟人在附近開了個書報亭。「這裡有我們和女兒的回憶,總覺得留在這裡,就一定能等到她回來。」張利文說。

從不放棄 熟悉多地打拐電話

 「23年來,這裡的老房子拆了,老鄰居搬走了,對面如今高樓聳立,但我們不會離開這裡。」「有我在的一天,這個報刊亭會一直開下去。即使我死了,兒子還可以接著幫我尋找,終有一天可以等她回來。」張利文說,「乖女兒,全家還在原地等你。」

 為找到女兒,張利文夫妻每天都會留意報紙上有關拐賣兒童的新聞,聽到一丁點線索就會四處打電話求證。由於經常打電話,20多年下來,北京、廣州、上海、福州等全國多個城市的打拐辦電話,他都了熟於胸。

 3年前,張利文還前往重慶警方採集血樣入庫,以備對比查找。他也在重慶寶貝回家尋子網等網站進行失親登記。目前全國志願者也在幫他尋找女兒。張利文說,萍萍走失是他和妻子一輩子的遺憾。「我們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這麼多年都不能守在她身邊照顧。」提到女兒,張利文的眼睛濕潤了。他從黑色大衣內拿出一個信封,小心翼翼拿出用白紙包好的照片。「這是萍萍唯一一張照片,這幾天我一直帶在身上。」

 據了解,張路萍生於1988年6月20日,1990年走丟時穿著碎花棉襖,胸前有個口袋。兩歲時因貪玩右邊頭頂有一個約1厘米長的傷疤。

 嚴中禮說,每年女兒生日那天,夫妻倆都會在家裡多擺一副碗筷和買個生日蛋糕。張利文說:「若有一天找到她,如果孩子過得不好,我們會盡全力幫她,彌補這23年來的愛。如果她現在很幸福,我們不會去打擾她。孩子過得幸福,就足夠了。」

相關新聞
陸軍18個集團軍解密番號部署 「八大王牌」拱衛京畿 (圖)
年輕有為:42集團軍主責防台
名揚四海:38集團軍久歷戰陣
專家解讀:自信加實力 何需再神秘 (圖)
殺手演練 (圖)
話你知:1948年首設軍番號
日本前首相 為南京大屠殺道歉 (圖)
鳩山坦承:釣島存爭議 (圖)
側記:伉儷親栽銀杏樹 花開我再來 (圖)
慰安婦問題 美議員促日道歉 (圖)
釣島爭端加劇 美促日冷靜處理
中國斥資25億 造9海監船
海巡21首巡三沙 驅5外籍漁船 (圖)
胡春華:既要騰籠換鳥 又要鳳凰涅槃 (圖)
神州視點:胡氏治粵不喊新口號
深人代:重複建設花費 遠超「三公」
劉玉浦卸任深人大主任
瘋搶春運票 單日網售285萬張 (圖)
鐵道部負債過半 欲建平台吸民資
交通部備戰春運 料中短途客狂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