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嚴禁歪風:「港獨」肇禍須警醒 恐嚇「滅族」極離譜


放大圖片

■最近不少人借反水貨客為名,散播「港獨」主張。圖為本月初的反水貨客示威中,有人高舉龍獅旗。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特首梁振英早前公開批評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煽動「港獨」,有關學生砌詞狡辯指自己只是「講獨」而非搞「港獨」,但其後出版的刊物再度暴露其煽動「港獨」的野心。香港社會各界人士批評,《學苑》煽動市民搞對抗,激化社會矛盾,越走越錯,港大校方以及校友都必須發聲阻止這歪風。究竟「港獨」歪風從何處而起?與港人的身份認同感又有何關係?作者將於下文一一詳述。 ■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議題探索:

單元二:今日香港(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3:身份和身份認同

探討問題:香港居民的身份認同是怎樣形成的?

.香港居民在何等程度上視自己為本地市民、國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他們的身份認同是如何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如何受到對自己身份認同的影響?

.香港居民的本地、國家和世界不同層次的多元化身份之間有甚麼關係?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新聞背景:特首批評後《學苑》未收斂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鼓吹「港獨」,但《學苑》非但未有收斂,更變本加厲,在最新一期《學苑》再次刊登「煽獨」文章,更聲稱港人面臨「滅族」,要「奮起革命、以武抗暴」,「向中共宣戰」,並質疑梁振英早前批評《學苑》的言論是「批鬥」。特首辦於1月30日回應指,特首身為特區首長,有責任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有需要指出違憲主張,並要求社會警惕。

《學苑》1月號以「雨傘世代 自決未來」為封面主題,並再次刊出鼓吹「港獨」的文章,其中一篇名為《本土革命 誓守族群》的文章,恐嚇港人「面臨滅族,只有一場徹底的本土抗赤革命,方可自救」,「要不就負隅一戰,奮起革命,要不就屈從一統,淪為奴才」,故要「向中共宣戰」。

概念鏈接:

1.身份(Identity):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同的層次上產生了不同的身份。每個身份有它附帶的角色,而每個角色又有一定的規範去限制我們的行為。身份也是一個人身處的社會位置。有些身份是在出生時已被賦予的,不會因環境不同和時間流逝而改變,這是先賦身份,例如「香港人」、「中國人」等身份。漸漸,又出現了種族和族群。前者預設了生物上的不同;後者則指社會文化上的不同,如語言、服飾、飲食、風俗習慣等,這身份會因時間和環境而改變,有所變更。

2.身份認同(Sense of Identity):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可分為不同的層次,包括國家民族、文化、社會及組織等等,而不同層次之間亦可以互相重疊。作為群體生活中的一分子,每人都有自己客觀的身份,但在主觀情感上都要確定這個身份角色,才算是身份認同。個人對一個或多個群體所產生的歸屬感,認同自己是該群體的一分子;一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社群的一分子,因這個社群而認同一個身份,這便是身份認同。個人如能主動認識群體的文化、關心群體的人和事、甚至以行動支持群體的活動,才算是真正對身份有認同感和具歸屬感。

相關新聞
免試北上升學 4日700人報名 (圖)
馬斐森拜年:當港大校長無悔 (圖)
京港聯研助治骨鬆 獲中華醫學科技獎 (圖)
嚴禁歪風:「港獨」肇禍須警醒 恐嚇「滅族」極離譜 (圖)
模擬試題:
尖子必殺技:身份認同屬重點議題 應多留意時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