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鄧民亮介紹「竹觀萬象──葉義捐贈竹刻藝術選」展覽內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名句,表達了竹子在古代騷人墨客中的崇高地位。康文署轄下香港藝術館由上周六(3月14日)起舉行「竹觀萬象──葉義捐贈竹刻藝術選」展覽,展出逾150件不同時期的竹雕藝術精品,引領觀眾透過「竹」觀萬象,了解及欣賞竹雕這門高雅藝術。
展品由藏家葉義醫生捐贈
展覽展品精選自收藏家葉義醫生(1921-1984)捐贈的竹雕藏品,展示中國竹雕工藝的發展及歷代竹刻家的精湛雕工,並紀念收藏家弘揚竹刻藝術的偉願及無私奉獻的精神。精選展品包括明代著名竹刻家朱纓的《圓雕蟾蜍》、清代吳之璠《丁山射雁圖筆筒》、清康熙時期的《圓雕馬上封侯》、清乾隆時期的《淺刻壽星臂擱》、18世紀的《圓雕母子九螭筆架》、20世紀留青大師徐素白的「留青花卉草蟲蟋蟀筒」等。
竹子中通外直、堅韌不屈的外形,常與清高、孤傲、剛正不阿的文人氣質聯繫在一起,成為古代君子的象徵,為歷代文士推崇。自唐以後,賞竹、詠竹、畫竹、刻竹蔚然成風,及至明、清時期,文人雅士更喜用淡雅精緻的竹製雕刻品,作為文房用具或案頭陳設,竹刻藝術亦隨之得以蓬勃發展,從題材、技巧到意趣上,均展現當時的文人風尚,讓竹刻藝術層次大幅提升,呈現竹刻作為藝術精品的美學價值。
有關是次展覽資料,可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www.lcsd.gov.hk/CE/Museum/Arts/zh_TW/web/ma/exhibition.html),或致電:2721-0116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