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湘鄂黔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放大圖片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了!德國時間7月4日上午,在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為龍頭的中國土司遺址申報項目,經集中討論、研究和表決,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是中國被列入的第48處世界遺產,穩居意大利之後位列世界第二。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海龍屯遺址共同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不僅填補了中國土司制度考古學的空白,也為探討當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和諧共處之道提供了難得的物證。■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青霞 報道

13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元、明、清朝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族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

本次入選世界遺產的三處土司遺址反映了土司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具有土司制度實施地區典型的地理環境和小型族群特徵,反映了土司的行政級別體系等內容。

湖南老司城:被譽江南紫禁城

興建於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的老司城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地,素有「江南紫禁城」和「中國馬丘比丘」之美譽,其遺址位於永順縣城以東靈溪河畔(遺存分佈範圍達534公頃),作為高等級土司永順宣慰司治所近600年之久,具生活、行政、祭祀、文教、手工業等功能的聚落構成,是土司時期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

湖北唐崖土司城:中等級治所

湖北唐崖土司城位於武陵山區西段,建於13世紀,止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是土司職級序列中等級較低長官司的治所;其聚落規模較小(遺存分佈範圍86公頃),功能構成也較為簡單,但它與其他兩處高等級土司遺址的組合,有助於展現土司制度管理層級的完整序列。

貴州海龍屯:軍事防禦城堡

貴州海龍屯位於黔北大婁山東支,是播州楊氏土司的軍事防禦城堡,始建於宋,集中建造和使用於明萬曆年間(16世紀末),遺存分佈範圍160公頃,以9道關卡及5,000餘米城牆為主體構築起堅固的山地軍事防禦體系。其雄偉的城牆和關口遺存保存至今,是土司與中央政權間及土司間必然存在的摩擦與平衡關係的典型物證。

湖南實現世遺零的突破

「三處土司遺址捆綁申遺,是因為它們各有特色,在功能和性質上能互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研究員郭偉民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三處土司遺址中,湖南永順老司城以年代最早、時間最長、序列最完整等特點位列翹楚。該遺址也成為湖南首個世界遺產。

郭偉民指出,「湖南永順老司城是一個地方政權的中心所在,而貴州海龍屯是一個軍事堡壘,唐崖土司則是更次一級的地方小政權。而且老司城始終把國家命運看得高於一切,這和海龍屯完全不一樣,海龍屯最後是朝廷平定的叛亂,而唐崖土司在改土歸流時期也和朝廷發生過戰爭,只有老司城是主動接受國家招撫,率先完成改土,它對民族融合和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貢獻是任何其他土司城都替代不了的。」

相關新聞
湘鄂黔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圖)
保護文化遺產 堪比萬里長征 (圖)
深居山區六年 考古專家險失明 (圖)
小資料:封建王朝建土司制 管理西南少數族群
深圳購「靜音列車」9月交貨 (圖)
京津冀打通「斷頭路」 助三地對接 (圖)
浙鞋廠倒塌 43人獲救埋8人 (圖)
聚焦杭州:杭州膺最美城市榜首 (圖)
穗月餅平價唱主角 銷量料升兩成 (圖)
京開拍微電影 訪二戰紀念地
粵自貿區立法力爭明年初審
最高法核准甘肅三毒犯死刑
八旬田菊芳七十年深情不移 (圖)
五字遺言 :「照顧好孩子」
指戴婚戒 睹物思人 (圖)
創業創新:安徽80後研就無極燈 (圖)
皖首個創業平台啟動 (圖)
話你知:無極燈發光效率高
空中瑜伽 (圖)
瘋車狂飆 警救同袍殉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