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國際網絡攻擊走入百姓家?


今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開腔發表強硬言論,指美國不能接受中國的網絡攻擊,美國會將視其為核心的國家安全威脅,並採取相應措施。

據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報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首先公佈美國國家安全局一份過去幾年中國網絡間諜案受害者的「網絡攻擊地圖」,這個「地圖」聲稱,中國進行網絡攻擊的對象都是一些有關國家安全的資料,如防務承包商公司、美國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網絡、重要網絡商如著名引擎公司Google;受攻擊的地區包括美國首府華盛頓,以及一些重要軍事區如美國核武器實驗室和核導彈基地。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表示,針對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網絡威脅不斷增加,特別是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網絡攻擊。

這樣的聲稱和指責不禁讓人聯想到2013年6月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的文件,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廣泛地對全球作出電話監聽,其監聽對象不但包括其他國家政要、環球銀行、金融企業等,還包括搜尋軟件雅虎和Google,從中偷取重要機密資料。

或侵平民私隱 也可防範恐襲

有人認為網絡攻擊嚴重侵犯他國和世界公民的隱私權,有人則認為網絡攻擊其實有助掌握打擊地區恐怖活動。在研究此議題時,正反的討論也同樣值得注意。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思考問題:

一、網絡攻擊的對象有否超出了政治和軍事的範圍?入侵多國平民使用的搜尋引擎會否侵犯世界公民的隱私權?全球公民的私人通信或網絡瀏覽記錄都會被監察和記錄嗎?

二、利用網絡盜取他國大量私人和政府數據,會否傷害國與國之間的信任?或會讓其他國家也作出反網絡攻擊的行為,互相報復攻擊,破壞了盟友關係和國際的和平?

三、發動網絡攻擊以偷取他國重要國家安全或軍事資訊的專家或技術人員會否濫用、出售或公開從網絡上得來的機密資料,達到自身的政治目的或謀取金錢利益,這樣的舉動不但使世界居民的個人私隱失去保障,更可能傷害他國、甚至全球的安全。

四、網絡攻擊主要的網羅平台會更有效地收集恐怖分子或活動的情報,預先調控國家的國防和軍事計劃,有助保障國家安全嗎?

以上只是一些建議的思考方向,並不盡錄。同學在研讀此議題時,宜多舉出與網絡攻擊等相關的實質例子,作出論證。■余慕帆 前線通識教育科教師

相關新聞
機械「V仔」識聽曉講 會問「老友」食藥未 (圖)
東盟中國案例賽 港大團隊奪亞 (圖)
城大生自發「共鳴」 增交流助成長 (圖)
大學遊蹤:赴韓梨大交流 識「情」學「敬」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習近平:英中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港接待社涉假文書 女董事被捕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後生做老闆有得有失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40內地城市空氣重污染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雅虎業績差 夥Google互登廣告
一周時事聚焦::福島核站員工證患白血病 (圖)
通識把脈:國際網絡攻擊走入百姓家?
為存記憶留文獻 戰爭史料屢入選 (圖)
概念圖:記憶遺產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