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不容以學生輕生悲劇「政治抽水」


近日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全社會痛心惋惜。有個別教育團體趁機批評教育局後知後覺,表示極度遺憾,更有人指學生壓力和學制有關,是「制度吃人」。學生輕生,一宗也嫌多,學校、家長、老師、同學乃至社會團體,都應該給予青少年更多的關懷、指引,若硬要將事件與政府施政扯關係、劃等號,利用悲劇進行「政治抽水」,這是對逝者及其家人的二次傷害。如果說社會大環境,近年政客、政黨鼓吹並且策動政爭和暴力抗爭,令社會負面情緒持續積累,客觀上容易導致青少年走向偏激,增加焦慮,做出傷害自己、令家人痛心的傻事。

近日的青少年輕生案例,給他們的父母、師長和同學,乃至整個社會,都帶來難言傷痛,也敲響警鐘。青少年的心智還不成熟,不懂妥善應對各種挫折和困難,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引導。除了耐心傾聽,積極交流,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的心理走向成熟,提升抗逆能力,學會樂觀、積極地應對逆境。學校、朋輩應該加強溝通,留意身邊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起伏和反常變化,一旦發現有不良先兆,必須主動積極為他們提供專業輔導,助其盡快走出死胡同,擺脫自毀陰影,防止發生意外。

青少年輕生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有教育團體硬要將責任完全推到政府身上,歸咎於教育部門支援不足,再次將教育部門當作攻擊的目標。有個別別有用心的人,更千方百計將青少年輕生與政府施政掛u,硬要說輕生者是「對現實不滿」,感到前途渺茫、生無可戀。持這種觀點的「政治人」,為打擊政府,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利用悲劇的主人公,刻意將個人的主觀臆斷強加給死者,將死因牽強地政治化,是對死者及其家人極其無禮和冷血的行為,同時製造社會不安,激化社會矛盾。

事實上,近年本港事事政治化、經濟民生議題無不成為政黨、政客炒作的目標,藉以打擊政府管治威信,從「佔中」到旺角暴亂,暴力對抗氣氛變本加厲,事事訴諸悲情、訴諸對抗,激化社會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令暴力和非理性陰霾不斷擴散。這種泛政治化的負能量,很可能會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惡劣的負面影響。一些小問題、小衝突都被無限放大,反而會讓一些單純的青少年誤以為香港只會吵吵鬧鬧,毫無希望,可能因此對前途灰心,遇到小小挫折,容易選擇放棄,走上絕路。

任何對社會負責、關心下一代的人士,都不願見到年輕生命隕落。但在某些人眼中,卻成為難得的政治「炒作素材」,肆意地從中抽水,毫無底線地攻擊政府,這對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害無益。全社會都應該抵制這種卑劣的政治抽水行為,真正回歸如何防範青少年自殺的「本題」,聯合家校及社會的力量,多花心思呵護、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相關新聞刊A14版)

相關新聞
不容以學生輕生悲劇「政治抽水」
借航行自由遏制中國必定失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