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乳業整合近尾聲 龍頭發展可期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過去十年內地乳製品消費雖大幅增長,但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如今內地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內地乳製品市場的增長空間進一步擴大。為保證乳製品質量可挽回民眾信心,政府近年不斷提高乳製品的生產標準,同時支持乳企龍頭做大做強。不過,受需求低迷及進口增加等因素影響,內地乳企發展分化,乳業整合料持續,龍頭乳業的表現值得關注。

受進口奶衝擊及需求疲軟影響,內地乳製品上游行業的發展仍備受挑戰。對比上游,行業中下游表現要出色得多,其中液態奶市場是本土乳企的優勢領域。據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內地常溫酸奶、新鮮酸奶、乳酸菌飲料均呈現正增長。其中常溫酸奶的增長最高,達到106.3%,遠高於新鮮酸奶10.5%和乳酸菌飲料7.4%的正增長。2015年伊利及蒙牛佔內地液態奶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5.7%和27.3%,本土乳企優勢突出。

嬰幼兒配方奶粉競爭大

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本土乳企和外資品牌呈平分天下局面。2015年1月至11月內地乳製品進口數量達到172.2萬噸,價值54.6億美元,進口乳製品佔內地乳製品銷售一成以上。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量為15.5萬噸,乳清粉(主要用途為生產嬰幼兒奶粉)進口量39.32萬噸。同期內地嬰幼兒奶粉產量僅為70萬噸,該領域競爭最為激烈,同時本地乳企的提升空間也最大。

客觀來看,在嬰幼兒奶粉方面,內地乳製品企業要直面國外品牌的激烈競爭,短期或難有突破,因消費者信心的重建是突破的關鍵因素,所需時間或較長。目前內地龍頭乳企大多完成了產業佈局,在液態奶等領域優勢明顯,未來取得進一步突破機會大,值得留意。■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新iBond月底登場料受捧 (圖)
第六批iBond認購資料 (圖)
iBond以及其他同類型的投資產品比較 (圖)
過去五次iBond息率 (圖)
加息預期升溫 定息產品回報吸引 (圖)
騰訊獲唱好照跌 港股續尋底
新股遇冷鋒 雅迪一手蝕800 (圖)
超市生意旺 一田上月收入增3.7% (圖)
穆迪憂中國經濟放緩影響全球
工總成立委員會助初企 (圖)
聯通上月增438萬戶4G客
安踏訂貨金額低雙位數增
包浩斯料年度純利減半
美炒加息 人幣見3個月新低
人民幣大幅貶值後各方反應
澳洲國民銀行:人幣料不會大貶 (圖)
滬指虎頭蛇尾險守2800關 (圖)
深企夥外資拓內地智能駕駛市場
淡馬錫中投進百勝中國次輪競價
銀川民企高管來港取經 冀提升領導力與品牌傳播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