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徹查哮喘豬事件 挽回公眾食肉信心

2016-08-20

哮喘豬流入市面,造成市民恐慌,政府昨日公佈調查結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承認責任在政府,並再次向市民和有關持份者致歉。事件暴露食環署無按既定指引和程序執行,一方面是人為錯誤,另一方面亦顯示長期心存僥倖、把關不力。目前當局仍然找不到哮喘藥的源頭,已報警處理,背後或另有文章。事件影響到市民對食物安全把關的信心,當局必須把問責機制落到實處,全面檢討制度執行,將問題查個水落石出。

縱觀整件事件的處理流程,政府部門和五豐行存在三大錯處。一、上水屠房職員在接獲豬隻尿液測試初步結果有可疑的預警後,並未向其它屠房的職員通報;二、屠房員工在未能確定檢測報告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就開始屠宰豬隻、蓋印和出豬;三、當局追查豬肉流向時,五豐行竟然無完備資料,只能提供夾雜不同日期的資料,以致當局當日公佈涉事的27個零售店,實際上只有11個有賣哮喘豬,大半屬於「點錯相」。

這三大錯處,表面看是人為操作錯誤,但背後反映的,恐怕是部門的長期陋習。按照食環署的執行指引和程序,一定需要化驗結果符合規定,才能屠宰和出豬,但出事當日卻在檢驗結果「待定」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出豬。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哮喘豬不是日日有,無理由只有那一日違反指引,就撞上哮喘豬,只不過過去都幸運地「過關」了。

對於這種違反指引的做法,食環署官員解釋,是因為擔心遲出豬會影響當日的豬肉供應,這個解釋顯然不能接受。豬隻經屠宰、蓋上印章,是代表經政府檢驗合格,市民需要的是「合格」的豬肉供應,而不是「待定」的豬肉供應。「民以食為天」,既然結果「待定」,政府卻蓋章,這種做法打擊了食環署的誠信,亦證實了外界指責食環署人員長期心存僥倖,所言非虛。如此說來,食環署實際上長期把關不力,部門職員對既定程序、指引視若無睹,監管存在明顯漏洞。

事至今日,高永文承認「責在政府」,願意向受影響分銷商作出賠償,但僅僅如此顯然並不足夠。正如業界所指,賠錢事少,商譽和食品安全事大。政府要與業界一同檢討整個把關程序,必須追本溯源,繼續追查本次事件的責任,該處分的要處分,盡快堵塞檢驗漏洞,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另外,究竟本次事件的哮喘藥源自何處,現在仍然撲朔迷離,不排除豬隻抽取尿液樣本檢驗前後被人落藥,當局已經尋求警方協助,也請內地執法部門跟進。希望當局追查到底,令事件真相大白。

(相關新聞刊A10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