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內地要慎防樓市過熱風險

2016-09-20

內地官方公佈上月70個大中城市的新房平均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26%,已經是連續16個月上漲,並錄得2011年元月以來最大漲幅。這輪樓市的非理性上漲,不但令普通百姓的基本居住需求更加難以滿足,而且對銀行體系穩定帶來風險,甚至影響總體經濟協調健康發展。各級政府有必要高度重視樓市過熱問題,徹底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確保經濟風險可控。

8月全國樓市升幅惹人關注,而且趨勢是在一二線城市帶動下,三四線城市亦蠢蠢欲動,形成全國房價普漲的局面。在中國經濟確認「L型」走勢之時,樓價卻越升越急,怎麼看都不合理。

樓價飆升,大大背離了基本收入,使中等收入者也望房興嘆。按照國家統計局和人民銀行數據,北上廣深的房價收入比近五年來維持在20左右,但這個數據恐怕已經追不上一日千里的樓價升幅。日前美國一家經濟諮詢公司的研究指,深圳房價已是世界第二貴,房價收入比達到70,即是一般城市居民家庭要70年的年收入才可以買得起樓,但是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才75歲。

樓價飆升,製造了表面的經濟榮境,但亦都要面對巨大的金融隱患。銀行的信貸資金,年內仍然在為房地產加槓桿。粗略測算,上半年四大銀行過半的新增貸款是買樓按揭貸款,單單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月均增加到4500億以上,最近兩個月更是變本加厲,8月份衝上5500億以上。銀行體系單純靠房貸賺錢的同時,亦都埋下了巨大的信貸風險。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拉動作用,土地財政亦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創收的主要手段。但房價暴漲到脫離基本經濟基調,會反過來扭曲經濟結構。在高樓價的財富效應下,實業資本、金融資本等都瘋狂進入房地產業,令社會整體投資增速下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據統計,今年上半年,A股有627家上市公司半年利潤不到1000萬元,只是夠在京滬深買層似樣的樓。社會上蜂擁炒樓的風氣,已經反過來壓抑了其它經濟活動。

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是清醒的,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去庫存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還發出了「鼓勵開發商降房價」的明確信號。今年5月,權威人士在有關當前經濟形勢的談話中,強調「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面對這一輪房價暴漲,地方政府必須有所作為,積極引導市場按照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向發展,防範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具體做法就是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變加槓桿為減槓桿,控制投機性購房,防止層層炒房、轉手加價,讓供給與真正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對接,讓樓市回歸健康理性。 (相關新聞刊A14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