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心康理得:聆聽不批判 先聽再判斷

2016-11-28

身為家長,不知你會否對以下這一幕覺得很熟悉︰

女兒放學回家放下書包,你看見她無精打采,於是關心發生何事。她卻沒有回應,你愈問愈多,她仍不理你,令你覺得不被尊重及開始煩躁。於是你批評她沒禮貌,結果愈說愈生氣,而她卻依然表現冷漠或者開始與你雄爭舌辯。

你原本的關心和好意結果變成說教,甚至演變成親子間的戰場,實在十分可惜。若然我們懂得「非批判性聆聽」的技巧,則可以避免發生這些問題。

「唔好畀咁大壓力自己」亦屬批判

所謂「非批判性聆聽」,指我們與人談話時的聆聽及回應技巧。過程中不作批評、判斷或質疑,全心全意聆聽對方,清楚明白對方所傳遞的訊息。要做到非批判性聆聽,首先談話之前要作好良好的心理準備,這可是之後順利對話的基石。

良好的心理準備包括:放下工作或生活上瑣事困擾,保持或調整平和的心境,讓自己專心一意與對方傾談,避免因對方的回應而引發自己的失控情緒。假如上述那位家長在事前有良好的心理準備,相信與子女的談話不至於發展至衝突的局面。

要學習「非批判性聆聽」,首先要知道何謂「批判性聆聽」。「批判性聆聽」並不單指批評對方的說話,一些為人熟悉的安撫說話也可能是批判性聆聽,例如︰「你唔好畀咁大壓力自己」、「你別想這麼多」、「你要放鬆些」、「冇事鵅v、「唔好自己咧蚞嶀腄v等。大部分時候這些話都無法真正安慰對方。這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未明白對方的情況,過快為對方的處境下判斷,結果反而會令對方覺得你並不了解事情,就輕易或草率下判斷,從而減低了與你繼續對話的動機。

青少年較敏感 宜先了解問題

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因為我們急虓Q安慰對方,希望令對方從正面角度看問題,或令對方的情緒快點好轉。有時候甚至在對方說了幾句後,就急不及待地回應,忽略了與人溝通時需要耐性及細心。沒有全面了解事情,結果無助對方處理困擾。

當我們與青少年溝通時,尤其想聆聽他們的心底話時,切忌過早下判斷,質疑他們的觀點或者過快給予建議。因為他們較為敏感,需要別人較多的認同及支持,所以對話時,我們應先了解問題所在,對事件有全面了解後,才再提供適切的意見。

下星期的文章,我會繼續介紹「非批判聆聽」更多的重點。 ■香港心理壎芛|教育主任 余利玉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