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林德興 精準扶貧應重點 督辦「困境兒童」

2017-01-19
■港籍政協委員林德興。記者譚旻煦 攝■港籍政協委員林德興。記者譚旻煦 攝

「作為一名普通商人,我對祖國扶貧政策及福利保障體系並沒有系統研究,但作為一名父親,看到所有孩子都能平安健康成長卻是一份私心所在。」雲南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期間,港籍委員、雅仕維集團董事長林德興把關注的目光投到了「困境兒童」身上,他說,「困境兒童」是我們無法忽視和迴避的群體,而「精準扶貧」為他們改善困境、改變命運帶來了希望。他建議將「困境兒童」保障列入「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重點督辦項目,建立和完善「困境兒童」長效保護及關愛機制。■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譚旻煦 雲南報道

林德興說,促使他提寫這個提案,也是一次機遇使然。作為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香港基金會的一名董事,在年度例行董事會就資助課題進行審議時,驚覺眾多董事會成員就超級電腦研究、新醫療技術研發等科技項目有驚人的熱情;而就尚曉援教授提交的關愛兒童課題研究興味索然。那時他就毅然決定支持尚曉援教授的課題。

「困境兒童」問題易被掩蓋

在後來的關注和調研當中,林德興了解到社會上有這樣一群兒童:他們在特殊的、被限制了的環境條件下基本生活照顧的需要、衛生健康的需要、家庭生活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休閒和娛樂的需要、心理發展的需要、社會生活能力的需要、免於被剝削傷害的需要等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滿足,這些就是「困境兒童」,具體包括:流浪的未成年人、因其他原因暫時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包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愛滋病影響的兒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間的兒童、貧困家庭患重病和罕見病兒童等。

林德興說,目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實施的,並沒有深入到家庭內部去關注不同家庭成員(譬如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的不同需要,這致使「困境兒童」的諸多現實困境及生存訴求可能在家庭及社會的外衣下被掩蓋。

助「困境兒童」須政府直接介入

「我深感『困境兒童』問題的複雜性及困難度,無論從財力還是執行力都已遠遠超過任何慈善機構的能力範圍,必須由政府直接介入,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並杜絕問題持續惡化」,林德興十分感慨地說。

在雲南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期間,林德興提交了《關於完善「困境兒童」保護及關愛機制的建議》的提案,為保護和關愛「困境兒童」提出了十一條建議,其核心內容是建議黨委政府將「困境兒童」保障列入「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重點督辦項目,建立和完善「困境兒童」長效保護及關愛機制。

為每個「困境兒童」建檔立卡

林德興建議,為每個「困境兒童」設立電子信息賬戶(Voucher System),開展到社區(村)到戶的「困境兒童」家庭狀況及貧困現狀調查並建檔立卡工作,記錄孩子家庭現狀、監護情況及健康狀況,明確其陷入困境原因,即家庭經濟貧困、自身殘疾、監護缺失或不當陷入,以便為分類救助奠定基礎。這樣,就可以精準地了解每個「困境兒童」的需要,為他們提供精準的幫助和關愛,真正將力氣用到點上。

同時,他還建議完善「困境兒童」保護和關愛機制頂層設計、完善「困境兒童」保護和關愛機制地方性法規、建立「困境兒童」關愛及保護基金、建立「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完善兒童社區福利主任制度、推進社區平安建設、逐步完善就「困境兒童」的監護機制、提升棄嬰島及兒童福利院投入、將兒童常見重大疾病納入居民醫保、在縣一級的福利院下設兒童託管中心等。

林德興說,他的這些建議是將「困境兒童」問題的「解決思維」轉變成「應對思維」,即在認識到「困境兒童」問題將長期存在的基礎上,尋找一些應對措施來緩解「困境兒童」問題。而「困境兒童」的精準扶貧從長遠來看,有賴於一個權利平等、和諧交融且以「人」的福祉為終極關懷的發展模式。他希望一個政府支持、家庭監護、學校教育、社會幫扶、親情關護的「困境兒童」保護和關懷網絡能盡快建成和成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