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通識「零政治」 題目夠潮

2017-04-04
■徐曉琦(中)認為,考生若掌握學科知識及在題目上作合理闡述,不難取得合格分數。左一為盧詠雯。 梁祖彝  攝■徐曉琦(中)認為,考生若掌握學科知識及在題目上作合理闡述,不難取得合格分數。左一為盧詠雯。 梁祖彝 攝

問「電子煙」「創科」易掌握 教師指「內地減貧」較難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昨日開考,今屆有近5.5萬人應試。今年通識科卷一必答題的政治元素「失蹤」,但就出現了歷屆只屬第二次出現的現代中國單元,不少考生被內地減貧的題目考起;但其餘兩道必答題涵蓋「族裔共融」、「生活素質滿意度」等就較為生活化。而卷二選答題的「快速時裝」、「電子煙」及「創新科技」等亦較為緊貼潮流。有資深通識科教師認為,卷一較去年容易,卷二則與去年深淺相若,考生若掌握學科知識及作合理闡述,不難取得合格分數。

昨日開考的通識科,卷一為3條必答的資料回應題,佔全科總分50%;卷二則為三選一的延伸回應題,佔總分30%。卷一3條必答題分別涵蓋了「族裔共融」、「中國減貧」及「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的生活素質滿意度」。卷二選答題則討論「快速時裝」、「電子煙」及「創新科技」。今年兩卷均沒有政治題。

李求恩紀念中學通識科主任徐曉琦表示,卷一的題目比往年顯淺,其中第一題及第三題分別有關族裔共融和生活素質,學校經常與學生討論這些議題,較為生活化,應考時較易掌握。

他續指,第二題有關中國減貧的題目,相對其餘兩題較為困難。例如減貧與搬遷農村貧困人口的關係、成效如何,一般學生很少接觸這些議題,答題時若能連結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等概念,並參考資料作合理解釋,亦可取得分數,而得高分的關鍵在於考生對中國社會概念的掌握及運用。

「現代中國」元素「爆冷」出現

徐曉琦續指,6屆文憑試以來,今屆是第二次在必答題中出現現代中國的元素,但一般考生容易忽略這些題目,而2015年通識科考試報告已指一般考生在涉及此單元的表現均較為遜色。

根據資料顯示,通識試題內容上,與「社會與文化」相關試題最多。

至於卷二選答題的深淺程度與往年相若,題目分別提到的「快速時裝」、「電子煙」及「創新科技」,算是緊貼潮流。3條題目涵蓋了六大單元,第一題與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有關;第二題屬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範疇;第三題涉及現代中國和今日香港。

該校通識科教師盧詠雯表示,第二題有關吸煙的議題,考生可從青少年角度出發,故對考生來說會較容易掌握。但她認為第一題有關全球化工業的「快速時裝」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考生可舉例如耗用大量資源生產、造成不同方面的污染等,相信亦不難取分。

另一名通識科教師田方澤指,是次考卷題目避開坊間熱門議題,有效避免坊間「貼題」以預先背誦答案,能真正考核考生對社會不同議題的理解,即場發揮分析能力並就議題深入討論。

今年是繼2015年文憑試後,第二年在通識科未在必答題設有政治元素。在李求恩中學應考的曾同學表示,因去年舉行了立法會選舉,今年又有特首選舉,原本預計通識科試卷會出現政治題,而自己亦較熟悉這方面的議題,但最後沒有出現,坦言有些失望。

不過,他認為考卷整體程度顯淺,有信心取得較理想成績。

另一考生魏同學表示,以往卷一至少有一條題目有關政治,故有多看新聞作準備,但對政治議題未有太大掌握,故今年沒有出題亦鬆了一口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