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回歸20周年之名人談】黃玉山:回歸擴港「人才庫」 大學教育更多元

2017-04-12
■黃玉山認為,香港回歸祖國令本港大學教育更趨多元化。彭子文 攝■黃玉山認為,香港回歸祖國令本港大學教育更趨多元化。彭子文 攝

倡教資會做「指揮棒」 牽頭創科創新

大學是社會創造及傳承知識的重要體系,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認為,香港回歸祖國令本港大學教育更趨多元化,吸引了大批海外、內地學者及研究生來港,成功壯大本港「人才庫」,提升大學的研究氛圍及實力。因應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創新科技,他指,各高等院校亦要改變傾重基礎研究的心態,而教資會更應發揮「指揮棒」角色,牽頭與大學設立獎勵應用科研的機制,鼓勵學者投入相關研究,為香港創建科創新天地。■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伊莎

在港長大及接受教育的黃玉山,於加拿大取得博士學位後隨即於1980年返港,曾於包括理大前身的理工學院、中大、科大及城大等從事教研及行政工作,他亦曾任課程發展議會主席、教統會及教資會委員等公職,見證本港高等教育及基礎教育的發展歷程。

黃玉山提到,香港高等教育早年集中於教學及培訓專業人才,直至上世紀90年代才出現「分水嶺」。

由於全球化令社會走向知識型經濟,多所專上學院升格為大學,令大學入讀率由上世紀80年代約2%增至90年代中的17%至18%;同時間走研究路線的科技大學成立,以及政府設立研究資助局,都為香港今天高水平學術研究奠基。

人才「回歸」助各大學排名升

九七回歸,對香港高等教育發展是重大推動力。黃玉山指,回歸後令本港「人才庫」更強大,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學的出色學者來港出任大學教授,帶動高水平的教研工作,令後來多所大學的世界排名節節上升。

除了促進大學教師交流,亦有很多優秀內地研究生來港,分擔大學的研究工作,貢獻良多。同時,本港的院校亦與內地大學合作成立了學術研究中心及實驗室等,「大大增強了香港研究氛圍,令本港的教研有長足發展。」

近年政府落力推動創新科技,黃玉山認為,當中大學的角色尤其重要,惟以往大學科研一直較傾向基礎研究,影響應用研究的發展,因此教資會應發揮「指揮棒」的角色,與大學一同設立獎勵應用科研的機制,鼓勵學者進行能應用轉化至社會的創科項目。

籲政商學聯手推港高科技

「三十多年前香港社會曾思考要發展科技工業,但不成功,因為當時港英管治下,政府積極不干預,工商界不支持,認定『 high-tech揩洁Alow-tech撈洁z;而現在不少香港企業家都開始願意去投資high-tech,只是他們對本地信心未夠。」

他強調,搞高科技要「鼓勵成功,寬容失敗」,政府、大學及企業家需要一同投入去做,才可為香港創建一片新天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