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呂大樂分享「有情有義」港義工

2017-08-1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寶儀)施比受更為有福。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昨日出席講座分享從社會轉變看義務工作在香港的發展。他表示,戰後的香港為「移民」社會,早期的義務工作大多由外來的志願組識或有錢人負責,自1970年代才發展出港人自發籌款解決本地問題的趨勢。他表示,若過去數十年沒有義務工作,港人對社會的認同及關心不會像今日般強,亦難以形成現今的社會。

義務工作發展局舉辦「有情有義香港人故事系列─情與義.獅子山精神」講座,吸引約60人出席。講者呂大樂指,香港不少人均有親身或隔代的「移民」經驗,早期難以要求大部分人有生命共同體的心態、不容易對社會有同理心。他指,戰後的義務工作不少由外來的組織負責,如聖公會的主教來港後成立的聖雅各福群會等。

不茞摒O否相識及回報

這種模式自1970年代開始轉變,呂大樂以1972年的6.18水災為例,香港史上首次舉辦馬拉松式的大型籌款節目,破紀錄籌得900多萬港元的捐款,港人漸由對社會不太關心,轉為低調地關心社會。他又以捐血比喻義務工作,指早期香港的血包主要依賴英軍及美軍,紅十字會人員會到戰艦上募捐。不過,1970年代起,本地的公益活動趨於活躍,市民開始接受捐血,不再茞援騠P受惠者是否相識以及回報。

呂大樂說,其後港人的經濟環境好轉,外來志願組織亦漸減少在港的服務,而此時興起的公益金百萬行及歡樂滿東華等籌款活動,漸填補了有關空缺,捐款人亦從1950、1960年代的富人及有名望者,轉為普羅大眾亦可參與,東華三院的籌款活動更曾深入公共屋h。他解釋,社會開始認同不問受助者身份及回報,願意幫助陌生人及關心他人。

義工似捐血 無償才高質

回顧本港的義工發展,呂大樂指,義務工作就像捐血,買血的方式容易收集到有問題的血液,只能透過無償捐血才能獲高質素的血液,而大部分義務工作的服務在市場上亦買不到。他指,若過去數十年沒有義務工作,港人對社會的認同、共同理解及關心不會像今日般強,難以形成現今的社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