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財政部: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係錯誤決定

2017-09-2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在穆迪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四個月後,9月21日下午,標普宣佈將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降至A+,展望調整為「穩定」。這是自1999年以來,標普首次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對此,中國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直指,標普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並逐條反駁標普調降評價所關注的信貸增速過快、債務負擔等問題。財政部表示,標普忽視了中國金融市場融資結構的特點,忽視了中國政府支出所形成的財富積累與物質支撐,是對中國經濟的誤讀。

標普稱,此次下調中國評級主要是因為中國信貸增速過快以及債務負擔等問題。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信貸增長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階段及融資結構等的綜合反映,受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歷史文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國家,居民部門的儲蓄大量通過金融中介轉化為企業部門債務。「高儲蓄支撐了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銀行貸款一直在全社會融資中佔據主體地位,只要審慎放貸、強化監管,防控好信用風險,完全可以保持好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

至於標普質疑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仍在舉債支持公共投資,財政部指出,標普將融資平台公司債務全部計入政府債務,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截至2016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5.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餘額12.01萬億元,中國政府債務餘額27.33萬億元,佔GDP的36.7%。

經濟增速八季度保持中高速

從中國經濟增長看,這位財政部負責人表示,經濟增速連續八個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區間,經濟增長的韌性及可持續性穩固提升。「在這樣的形勢下,標普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令人費解。」未來中國仍將保持較強的經濟增長韌性。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也指出,標普並不完全了解中國情況,忽略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人民幣穩定的事實。僅僅根據一國債務規模及佔GDP比例來評級有失偏頗,而且中國政府負債是可持續的,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增長。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Gordian Kemen等則指出,標普調降中國評級沒有立即引起市場反應,評級調整也不影響其對中國經濟或人民幣走向的根本看法,維持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觀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