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舊日記觀點新 治學嚴著作豐

2017-10-26
■王滬寧的著作。 網上圖片■王滬寧的著作。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作為一位學有建樹、著作等身的政治學教授,王滬寧治學嚴謹,功底深厚。他善於大量評價外國最新的、經典的政治學名著,同時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大量撰文,對中國的政治制度作對比性剖析。在文章甚至日記中所闡述的觀點,都被認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代表性,有媒體評價其是「舊日記中的新觀點」。

1986年,王滬寧發表文章,提出在改革中必須有中央權力的必要集中,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來推進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該篇文章引起很大反響,上海知識界開始討論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政府集權的作用,開始介紹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和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有關發展中國家政治現代化的理論。這被認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在學術界、思想界風靡一時的新權威主義的理論萌芽。

1987年5月出版的《比較政治分析》,是王滬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國內地第一本從宏觀角度對政治現象進行分析的政治學專著。該書從政治形式、過程、決策等10個領域入手,用比較政治學的學術方法,古今中外、縱橫比較各種政治現象。正是這樣的學術積累,奠定了王滬寧從學者走入決策層、實現由學術研究到實際操作層面的根基。

「長治久安須良好政體」

1988年,他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訪問學者。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期間,王滬寧半年內去過大大小小三十幾座城市和近二十所大學,在數十個政府和私人部門做過調查,還與眾多的美國人和外國人討論美國,並將每天討論、訪問和觀察到的記錄下來,並寫成《美國反對美國》一書。在該書中,王滬寧細緻描寫了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任何政治體制,最為根本的問題之一是如何進行權力交替。這個問題不解決,社會就難以有一個持續的穩定的政治秩序。......政治規矩和政治傳統之所以有作用,在於它們能保護統治階級內部不同團體之間的權力關係。」

王滬寧對政治體制的看法,散見於早期著作中。在其日記體《政治的人生》一書中,王滬寧認為,中國在現代化發展中,需要完善政治體制。一個社會要長治久安,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體制。完善和構築中國社會的政治體制模式的總則是不斷擴大和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和社會民主,這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目的。2016年內地媒體披露在1994年7月28日的日記中,王滬寧寫道,現在反腐敗鬥爭的重點之一應該是反「超腐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