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周小川:發展數字貨幣要注意金融穩定

2018-03-10
■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引發的風險和爭議,主要是有些技術應用沒有專注於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了虛擬資產交易方面了。 法新社■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引發的風險和爭議,主要是有些技術應用沒有專注於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了虛擬資產交易方面了。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攜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記者會上,周小川表示數字貨幣朝虛擬資產交易方向發展不符合中國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方向。

在被問及數字貨幣問題時,周小川表示,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必須考慮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朝虛擬資產交易方向發展則不符合中國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方向。「我們不太喜歡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家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這個不是什麼好事。不慎重的產品先停一停,一些有前途的產品經過測試認證再推廣。」

實體貨幣未來或消失

周小川說:「數字貨幣的發展既是有技術發展的必然性,未來可能傳統的紙幣、硬幣的形式會逐漸縮小,甚至可能有一天就不存在了。整個過程中,要注意整體的金融穩定,防範風險,同時數字貨幣作為貨幣,要保證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的傳導機制,同時要保護消費者。」周小川同時強調,有一些技術方案冒的風險太大,結果出問題的時候要消費者承受損失。作為大國經濟來講,中國一定要避免犯實質性的、難以彌補的損失。這個過程中要經過充分、局部的測試,可靠了再進行推廣。

研究新技術要顧全局

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引發風險和爭議,主要是有些技術應用沒有專注於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了虛擬資產交易方面了。「研究一些新東西是好的,但除了市場動力,還要考慮全局,不是要鑽一些政策空子,搞出一些爆發性的事件。」 周小川提到,「比特幣等其它一些分叉產品出台太快,不夠慎重。如果迅速擴大蔓延,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許也會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貨幣傳導產生一些不可預測的作用。」

對於中國的監管政策,周小川指出,央行在去年8月底先停了ICO,不支持比特幣和人民幣的交易,而比特幣一類的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目前央行也沒有認可。「未來監管是很動態的,首先取決於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取決於局部測試的結果和評估情況,仍有待觀察」。

中國央行在3年多前已組織數字貨幣的研討會,並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周小川表示,目前基站是央行與業界共同組織分佈式研發,即研發多種方案,依靠和市場共同合作的方式,來研發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須快捷安全

周小川強調,研究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也必須考慮安全性和隱私保護。這幾項既可以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也可以是在現有的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技術。目前國際上對於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也有了初步的分類,表明這是有多種可能的體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