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委員支招助港青灣區「展翅」

2018-03-1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沈清麗 北京報道)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形成後,將為香港年輕人帶來不少機遇。全國政協委員於兩會期間積極提出各項建議,包括在大灣區成立新藥研發聯合實驗室、建設港青創業園區,設立世界大學畢業生大灣區實習計劃等,為香港科研人才和年輕人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發展機會。

倡新藥聯合研發

陳新滋委員曾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現為廣州中山大學藥學院全職教授,從事藥物化學和有機化學的科研工作。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他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立新藥研發聯合實驗室。

他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形成後,大灣區內科研合作將更便利。未來,科技創新將成為大灣區合作的重點,產學研成果轉化是其中一個熱點,並有望為科研人員帶來更高的收入。

蔡加讚委員指出,香港青年有很多人都有意前往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創業,但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設一批港青創業園區,為大灣區青年創業爭取優惠租金せ融資せ培訓等方面的政策與服務,孵化創業項目,並讓港青享有「國民待遇」。

他建議內地和香港協商擴大專業資格互認範圍,例如岩土工程師せ電氣工程師せ屋宇裝備工程師せ園境師せ土地測量師以及內地監理工程師與香港相關專業等,都有條件推動資歷互認,可採取先行先試方式,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實行相關的資歷互認,待成熟後再逐步擴展至全國。

推實習吸全球人才

楊志紅委員表示,在其他三大世界級灣區的創新發展歷程中,世界級高校均發揮支撐作用,比如舊金山灣區擁有5所世界級研究型大學,紐約灣區擁有58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僅香港擁有4所國際性大學,這是明顯的短板。

香港特區政府此前與廣東省港澳辦合作,推出「粵港暑期實習計劃」,增加香港青年到廣東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實習名額。她建議在此基礎上,設立「世界大學畢業生粵港澳大灣區實習計劃」,吸納世界級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若實習生願意留下工作,可透過項目獎勵金、購房補貼、人才綠卡、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吸納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員工,讓世界大學人才和科研成果參與和應用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

李山委員表示,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最重要樞紐,必將成為絲路金融中心。同時,建立多層次的人文交流機制,實現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目標,而經濟繁榮、文化多元的香港正是實現這一目標、打造絲路文藝復興之都的最佳地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